如果你要改變他人時,最好的方式是什麼?你只能通過改變自己來改變他人,用行動影響他人。
雲曉在《教出好兒子》和《教出好女兒》的書籍中對於教導孩子都有一個核心概念,那就是以身作則的重要性,例如在孩子六到十三歲的期間,這個時候爸爸就起到很大的作用,就是要給孩子提供一個榜樣和偶像。
有大量的心理研究證明說,如果父親不是孩子的偶像的話,這個孩子長大後會出現特別多的問題,首當其衝的就是自律性會比較差,做任何事都需要別人督促別人催,然後別人要求。
有可能擁有成癮性人格,就是自律性差,成癮性人格的特徵就是愛打遊戲,停不下來,然後抽菸、吸毒這都是缺乏偶像的狀況,所以六到十三歲間父親必須充分的成為孩子的偶像,然後在家裡扮演著讓孩子學習的對象。
其實是在影響他的人過程,都有三種層次:
第一層:直接告訴對方你要怎麼怎麼做,就好比,你看到孩子做錯或者不會做,就直接告訴他要這麼做,這種方式的影響所產生的自主學習是非常低的,另外,對於學習者來說你無法讓對方看到自己做事的反饋。
第二層:引導與提問,通常在影響他人的過程,透過提問,讓對方自發性的來驅使自己尋找答案,或者從以走過的經驗來反思,不僅有助於找到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強化的之後遇到意外事件的承受度。
第三層:以身作則,就是以行動來去影響他人。就如同孩子以父親為學習的榜樣,任何的一舉一動,都將形塑成孩子長大後的行為。
然而在企業裡的學習來講,除了領導層的行為來以身作則外,另一個驅使學習的方式就是培訓項目的開展。企業內訓的學習主要驅動因素在於企業業績的成長,所以,必須要從一開始的學習設計必須有效的與實際工作中來實踐。
The Six Disciplines of Breakthrough Learning
學習 培訓 人資 期望
轉化 設計 教學 激勵
共計 5,102字 | 建議閱讀時間 12 分鐘
企業培訓與學習項目的設計,不僅是要傳授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是要確保知識和技能可被應用工作中來實踐,並產生價值。所以,課程設計以及如何教學都將影響轉化的重要因素。
要能有效設計學習項目就在於:用結構化的教學設計,來引導學員學以致用。也就是說,在課程的設計中,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是至關重要的。
1
縮小「學」到「做」之間的距離
教學中學習的環境總是與實際的工作場景總是存在著差距,因為在實際工作中,影響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像是時間壓力、新問題的出現,不同的干擾狀況。
因此,培訓專員就必須設法幫助學員降低學習與實際應用的差距。
教學中應用案例、主動學習、情境模擬、練習及演練等應用將所學習的內容與實際工作聯繫起來。如果你想創造一種教學環境,而這種教學環境恰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改善業務績效,這就需要滿足三個條件;
1.他們必須看到自己努力的價值
2.他們必須掌握技能
3.他們必須能夠在實踐中找到所學內容
我們如何藉由引導學以致用的目的,確保學員在結束正式課程的學習後,有願意、有能力在工作實踐所學的內容。
2
激勵學員
激勵是影響培訓有效性的必要條件,它不僅對課堂學習效果產生重要的影響,對工作中的學習轉化也同樣重要。能夠激勵成人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學習能夠讓他們帶來什麼樣的價值。
換句話說,這對我有什麼好處?參加培訓課程的學員如果相信培訓會帶給他們自己想要的結果,他們就會更樂意學習,並最終更願意將所學應用於實踐。
大多數員工期待的是所學的知識或技能,可以讓自己的工作變得更輕鬆,可以改善工作環境、獲得晉升機會、得到公司認可等。所以,課程設計的標準應該是課程目標和學員收益有結合。
接下來以「期望模型」來解釋員工動機產生的根源。
第一個要素是「期望」。如果一個人相信通過努力,肯定會取得優秀成績,那麼他的期望就高。
第二個要素是「功用性」人們總是期望在達到設想的成績後,能夠得到適當的合理獎勵,如獎金、晉升、表揚等。
第三個要素「效價」。同樣的目標,在不同人的心中,往往會有不同的價值大小界定。一個人愈重視結果,他就愈有動力去學習達成這種結果必需的技能和知識。這裡所強調的是,內在獎勵:如解決一個問題或掌握一項技能的自我滿足感。與外在獎勵,得到重視,甚至更多重視。
從以上三個因素構成期望模型,也代表著:每個人都是期待結果的。每個人都相信,有努力就會有回報。以上每個因素的力量愈強,整體的動力也就愈大。
3
關聯工作實踐
學習內容的實用價值與學員的學習動機成正比。所以在設計學習過程的原則:要在學習和應用所學內容,學員要知道為何要學這些內容。
知道為何學習、學習什麼將影響學員的學習動機、學習結果及培訓結束後的使用意願。
如果當學員看不到學習內容與實際效用有什麼關聯,會影響學習成果的轉化。
如果像要最大限度地激勵起學員的動機,則需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課程設計應來自學員的真實需求
2.讓學員相信教學方法可以促進績效的提升
3.讓學員相信努力會有回報
當受訓者能夠看到學習及其應用所帶來的結果,並看到個人的努力被認可,且得到獎勵時,他們就會很願意學習並學以致用。
獎勵在企業培訓發展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學習項目的最終目的是改變個人動性。學習項目意在幫助改善目前的工作方式和行為表現,促進學以致用,提升個人和組織績效。
有意義的改變必然會帶來一些不適應,並且需要持續不斷的努力。「對我有什麼好處?」這個問題的答案對於人們付諸行動會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因此,學習的首要任務是:讓學員清晰地知道參加培訓並應用所學內容,可能得到的收益是什麼。如果知道收益和實際工作的關聯度高,學員就會願意參加培訓。
4
聚焦商業效用
為了提高學習後的成果能為企業帶來實際商用效益,從學員學習轉化的動機,也就是說,在學習設計時,就要界定最後帶來的業務收益,並在教學設計過程中,使用企業相關個案,來學習內容能與工作實際接軌。
要做到這樣的概念,就需要講師深入理解企業需求:企業的關鍵驅動因素是什麼?企業怎麼做才能真正創造價值?面對競爭市場、內部制度的效率,公司面臨著什麼樣的挑戰?公司的願景是什麼?公司的領導者的期望是什麼?
只有當掌握核心業務問題,才能提高講師的授課效果與能力,讓這些需求與學員的工作有實際的連結。
5
傳授技能
學員需要知道的不僅是在課程傳遞的訊息,還應包括他們在實際工作中該如何應用這些訊息。
學以致用的原則意味著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應該設計合適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活動,讓學員有機會進行思維訓練和行動學習,而這些正是他們日常工作中所需要的。
現在時間就是金錢的競爭社會裡,互動練習和實際操作會被認為太浪費時間,但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因為在縮短一個學習項目的時間,所代表沒有演練和操作的時間。也就等於把整個學習項目都取消了。
6
教學設計的價值鏈
將學習的行為表現與業務的收益連結起來稱為價值鏈
在過去提到需求分析時,都必須要界定我們的學習收益與行為改善的判斷,這就已經期望學習需要具備的技能和行為。培訓設計者的任務就是要如何選擇教學方法,以最大可能確定達成業務收益。
有一種方式可以用來檢查你的教學設計在多大程度上達到了「學以致用」,那就是為學習項目畫一條培訓價值鏈,看看學習目標和教學方法是否一致。
在培訓價值鏈中,從業務目標倒行為改善,再到具體的學習策略,這是層級愈來愈細的過程。任何一個業務目標的實現,通常需要一系列熟練技能和行為的支持,而每項技能和行為的掌握,一班都需要幾種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支持和練習。
如果能夠清晰地解釋設計出來的活動和練習與期望的業務產生關連,這不僅能夠幫助學員很容易理解學與做的關聯,而且也提高了學員學習的動機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工作上的意願。
最後在界定學員的起始行為,設計相應的學習模式,確保兩者保持一致,可以避免學習方式選擇不當、偏離學習內容。一般情況下,教學場景的設計愈接近工作場所中的真實環境,學員愈容易記住和應用所學內容。
7
案例學習
其實,不存在最佳的教學方式,只有最適合的教學方式。如果不關注學習內容和訓練後期望的行為表現,而去爭論課堂練習、網路學習、虛擬學習或其他形式的學習方式哪些更好是沒有意義的。
教學設計者不應該是「教學方法的先知先覺者」。也就是說,對於一個學習項目,我們應該弄清楚學習的業務目標和期望達到的績效目標,然後才能依據此設計教學方法、教學時間和教學結構等。
1.技能練習。培訓項目的業務目標是要求學員熟練掌握某項技能,那麼該目標實現的方式只能通過實踐運用的反饋來確定。這就需要某種形式的模擬場景,如角色扮演、計算機模擬、模擬面試等。即使這樣,一次的培訓活動也只能幫助學員掌握最基本的技能,如果想要達到熟練的程度,則需要不斷地在實踐中進行練習,獲得評估和反饋。
2.情境模擬。設計良好的情境模擬設備需要將思維和決策等功能融入其中,能夠幫助解決真實的商業問題。模擬練習可以幫助縮短學員掌握技能的時間,原來需要數月或數年才能練得的技能,學員可以在幾個小時內掌握。
另外,情境模擬教學需要學員積極參與和做出決策,而不是被動地聽講和輸入知識。要使所學習內容轉化為實際應用效果,學習者積極參與學習過程是其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真正的情境模擬能夠簡化學習流程,突出具體的行為效果,最終改善學員的行為。在設計情境模擬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設計清晰的背景概況,讓學員能夠將其所學的知識輕易轉化到真實的工作角色中。
如果學員無法看出情境模擬和他們在業務中存在的問題具有相關性,那麼教學方法就不能達到預設的業務產出。
3.案例研究。在高階教育培訓中,案例研究是使用較多的一種教學方法,但同時它也被用到其他形式的培訓活動中。我們可以通過案例研究提煉出一些規則和原理,對真實問題的解決提更決策依據。
與模擬訓練相似,此方法具有能夠使學員積極參與、深入觀察和提供決策優勢。在使用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就是需要確保使用案例與學員的實際工作接近,讓學員能夠將其所學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案例教學的價值,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講師總結案例、關聯實踐的引導能力。能運用不同的案例去傳遞同樣的思想和原理,能積極影響學習的轉化效果。
4.遊戲。對學習來說「參與」是最重要的,並且和其他大多數的教學模式相比,它能夠讓學員產生更高的參與度。遊戲的應用最常犯誤區在於,真正是要它是要強化學員的「參與」,而不是為了「好玩」。
從傳遞媒介來說,遊戲不是一個很好的傳遞媒介,但它可以幫助學員形成印象深刻心智模式,使他們能夠在現實世界中面對複雜情況做出良好的反應。
設計的遊戲需要與商業情境相關,通過遊戲能夠洞察問題背後的根源,遊戲設計要足夠簡單,能夠突出某個理念或行為結果。如果遊戲過於複雜,學員就會失去玩下去的興趣。
5.行動學習。行動學習更能促進學習轉化和應用,因為它發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它的實用性和相關性顯著,更容易引導所學內容應用於工作或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行動學習中,學習情境和應用情境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同的,學習轉化的問題就相容易解決。
但是,如果行動學習沒有經過精心的設計與管理,那麼最多只能稱為簡單任務的複製,而不能產生任何績效改善。
真正有效的行動學習需要從行動中獲得反思,引導學員將從行動學習中獲得的知識和技能,真正廣泛地應用於解決日常問題的過程。
結語
要成為不斷學習成長的團隊主要體現在兩個面向:
其一,透過組織內部的學習項目,把內部人員所學習到的轉化為實際工作的應用,以創造企業的高績效。
其二,領導層的行為影響。
大家都是成年人,誰都別逼人,誰都不用教育誰,你知道的概念對方也知道,如果只是用溝通的第一層次來溝通,所產生的學習效果,或者影響行為的改變,是非常微乎其微的。
你只能透過你的行動來影響人們,就如同教育孩子一樣,你所做的任何行為、言語或者想法,都會在孩子的腦海中烙印下痕跡。或者說,孩子就如同一面鏡子,你的所思所想,都將會如實的反應在其中。雖然說先天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產生很大程度的影響,但是,還是可以透過後天的學習、環境的激勵,還是會有人從中脫穎而出。
未來預告|
140【可用在客戶服務上】服務再進化:從需求到渴望的用戶心理維度提升產品、服務提供的只是第一層次的需求解決,要創造客戶的黏卓度就需要提升到理解用戶渴望的維度。
141【可用在財務分析上】變異數分析:透過數字找出成長的關鍵與問題
如何從異數中找取問題,釐清真正原因,來應對與解決。
142【可用在學習設計上】學習動機的三原則:如何喚起學員對學習的自發興趣
驅使人們學習的究竟是什麼?以及如何強化學習動機的關鍵要素。
143【可用在面談招募上】如何找到對的人:企業價值與個人價值的契合分析
面談中如何以價值契合的角度來重申勞資關係的合作
144【可用在團隊文化上】如何打造當責的團隊文化:當責精神4大元素
打造當責精神的方式,讓團隊都能以自身事務來做承擔與負責。
145【可用在品牌建構上】品牌個性的建構:創造與人互動的真實情感
品牌個性對用戶的影響以及如何引導品牌個性到產品或服務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