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數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數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7月14日 星期五

315|對手偷不走的優勢(3):你知道整個團隊的目標數字嗎?



共計 2,233 字 | 建議閱讀時間 5 分鐘

《心型領導人》裡面有提到,如果只能斧頭跟錢來驅使團隊前進,那麼它只會產生短期效果,無法成為長期性的發展與進步。

從錢的激勵角度來看,如果給你100萬來打掃體育球場,確實在初期會達到激勵的效果,但時間一久這種激勵就會蕩然無存。除非你在給出200萬,才會再有新的激勵效果。

這背後的原因在於貪心的心理現象,會覺得獲得後還想要再獲得更多。這種激勵效果,最終將導致團隊成員彼此間的自私心態逐漸被放大。

同樣,對於健康團隊的基本在於良好的團隊合作,合作的基本在於信任關係的建立。也就是說,缺少了信任的領導團隊,容易導致團隊的分裂。

可以說,團隊的基礎建立在什麼地方,就可以知道一個團隊是否能夠持續與保持基業的長青。

對於卓越團隊來說,除了之前提到的信任與建設性衝突。另外還必須產生有效的行為結果,這才能算是有實際功用的團隊,接著從會議中的承諾與同儕間的支持到最後績效數字,一系列的解析健康團隊的底層邏輯:


01打破消極認同


當會議結束後,即便在會議過程中充滿了各種建設性衝突,也不一定代表會達成成果,其中有兩點:第一,會議中的「消極認同」;第二,會議結束時的再次確認。

賈伯斯曾說到:「參與會議的人,對這項會議沒有任何作用,那可以請他出去。」這說明,參與會議的人,必須提出意見,即便是認同,只有這樣才能讓每個人積極的參與其中。

反之,如果忽略了讓人發聲的過程,即便所有人表面認同,在會議後也還是會有反對、不支持的聲音,這種現象被稱為「消極認同」。

為了打破潛在的議題,團隊領導者必須肩負起這項責任,對於會議中詢問所有人的看法與建議。

很少有人會因為看法不同,而完全否定這項提議,會造成這種現象的發生,源自於你沒有讓他們的聲音被看見。

除了針對會議中的議題發掘,要讓會議結束後,每個人都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麼,這時就必須再次確認每個人在會議結束後的行為,以及該負起的責任。

這種再次確認不僅能夠知道彼此的想法是否有達到一致的共識,也使與會者知道接下來所做的事情,跟會議中所確認的是否相符。更清楚地說,確認理念以及執行方向是否一致。



02建立相互支持文化


在健康的組織中,同儕之間的監督發揮到極大的作用,不僅是溝通上的信任,另外,大家所做的是為了更大的組織目標。

相互支持代表說,在一個群體裡,如果缺少了同儕間的相互支持或監督,就容易變成一個又一個的個體,如同一個工作小組。

要建立起健康團隊,就須從之前提到的信任關係開始。但這時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監督的角色不是由團隊領導來負責,為什麼還需要同儕來執行。

這包含二個層面:一個是時間價值性、二是行為反饋的認同度

在《領導梯隊》中就分析從一線領導到全球策略的執行長,每一個階段的轉變,時間投入的重點就會有所不同,也就是趨向於整體性的戰略。如果團隊領導持續忙於處理一些可以由其他人解決的事情,就容易讓組織的發展停滯不前。

另一方面,團隊領導者與同儕間如果針對績效來反饋,往往前者的人們比較會認同。但是,績效不足的情況下,就要回到個人的行為來看。也就是說,績效的好壞取決於我們事前的行為。

但我們卻最少把反饋放在對方的行為改善上,這是因為你會擔心當我們說出這樣的行為反饋時,對方反抗或是不認同的情緒反應。

這也是團隊裡最為珍貴的一環,然而,要能夠達到這樣的前提,就是團隊信任是否有足夠的基礎。


03一個團隊只有一個數字


如果一的團隊有和諧,卻無法產生出實質的成果,同樣是一個團隊功能失衡的狀況。

團隊的誕生就是讓一群平凡的人成就不平凡的事情,所謂的不平凡,就是達成或者是做出成果。

沒有成果的團隊只能被稱為一群人聚在一起而已。與此同時,為了要打造健康團隊,就必須要有一項明確的目標,或是數字。

這裡所指得一項就是所有人的目標,而不是各部門的數字,換句話說,成就卓越的團隊,只有一項數字目標。

書中提到一個片段,父親問孩子你們足球隊比賽怎麼樣,孩子回答說:「我們比賽輸了,可是我有盡到職責,我一個人射門得到三分,都是其他人沒有做好,才導致我們輸了這場。」

一個人獲得三分,跟一群人獲得三分,背後的出發點是不一樣。同樣,如果團隊裡每個人只注重自己部門的數字,是卻忽略了整體團隊的數字,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


總結


一個好的團隊判斷有一個明顯的指標,那就是它的產出。而這邊所指的產出,是整體的產出,而不是一個點的產出。

例如,一架飛機的作用在於從A點飛到B點,這是它的目標,假如團隊的目標是把你從從A到B地處理事情,而你的目標是坐上這架飛機。你搭上了飛機,飛機也如期地飛到B 地。但是,飛機卻沒有把你放在B地,反而原路飛回A地點。

各自都有完成既有的任務,但卻沒有完成大家最終的任務。就會發生資源浪費,或者是沒有任何的結果產出。

如果每個人只是負責任的把事情完成,只是一種負責,為什麼團隊裡必須要有當責的文化,就是大家為了共同的結果負起責任。

健康的團隊裡,更助注重整體團隊的利益,遠遠大於部門的需要。網絡型組織、平行化組織或者是阿米巴組織,這些組織型態的變動,都是為了要讓每個人知道組織的最終目標,不是一個又一個的工作小組。它不再只是一群人的認識,而是要所有人的理解與認同。

《變革的基因》裡就提到,未來組織是否成功,關鍵取決於策略與組織能力。組織能力就是一切的基礎,也是最不容易被複製。

這也是《對手偷不走的優勢》在一開始就說明,一個團隊除了有戰略、行銷、財務、科技的硬實力外,還必須要保有「健康」的特質。因為這些特質才是組織能否持續創造A+的內涵。

2017年5月23日 星期二

287|數字化的意涵



共計 1,138字 | 建議閱讀時間 3 分鐘

人與人交易的過程中,每個人對於一件商品的價值都會有不同的定義。例如,我的家養的牛我認為最值錢、而你說你家養的牛更值錢。每個人對於價值的定義可以說很難被比較出來。

如果要說理,每個人都可以講出一連串的道理,但是,講數的時候,則會讓我們用更為客觀的角度來檢視同一件事情。

為了區別彼此共同的認知,漸漸地就演化出了「價格」的方式,透過價格,可以讓所有人用數量化的方式,來與內心錨定的價值來做相比。

但是這些價格,只是我們眼前看到的價格,卻很難看到長遠未來的價值。
例如,有些商品之所以這麼貴,其中一項因素包含了品牌,而這個品牌就是歷史所創造出來的附加價格。

這也是為什麼以些旅遊團到國外消費時,只知道到那些百年經典商店去做採購,即便商品價格很高也願意花錢。就因為那個價格的背後,包含了歷史的價值,與人們對於這品牌的時間認可。

01窮人的價格觀

有句話說「成大侍者不拘小節」,然而,窮人的價值觀就是聚焦在那些小節上,例如,當一個人要花十塊錢買東西時,他只會注意到這個價格,卻不會看到未來的價值,或者說,這些價格的背後,已經為你節省下時間的價格。

從另一方面來看,如果只專注短期的價格,只會讓你喪失掉你最寶貴的資產,那就是「注意力」。你這一生注意力等同於你的生命價值,你把注意力放在哪裡,就會有那方面的積累。

當我們看到賈伯斯時,他穿著的衣服總是那幾套,據他所說:「那是因為不想要把注意力被選衣服的事情給分散掉。」

或者是有句話說,「愈有創造力的人,桌面愈是凌亂」。因為他們把所有的專注力放在更重要的地方。

02價格等同注意力花費

一代一路的發展計劃,涵蓋了非常多的國家,並且要投資的建設金額非常的巨大,但是在這些建設計畫的背後,初期的核心觀點,就是讓交通不再是阻礙。

因為過去要從重慶運送貨物到德國,走路上鐵路會花費時間與注意力在各項的中轉過程。所以,為了加快貨物流通,初期付出巨大的財務建設,就是為了未來流通注意力的節省。

可以說,價格他不僅是我們付出在當下的獲得收益,還包含了未來獲得收益。這些價格的背後,已經為我們省下了大量的注意力與時間,讓我們能夠從些基礎上創造更大的收益。

03你專注未來還是現在


馬雲曾經說到:「未來的20年,世界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這個觀點是非常認同,除了在上述提到一代一路的建設背後,更是為了打破過去世界偏向以歐美為霸權的代表,促使各國能獲得更平衡在地化的生產。

以及未來的人工智能,它所著重的,並不是要做我們人類能夠做的事情,而是我們人類不能夠做,或者是做不好的事情。例如未來癌症、或愛滋病透過數據演算計算出,我們未曾發現的解決方式。

所以,關注於當下之外,更要能看到現在背後的未來。其中一觀點就是,數字化的價格,是為我們省下更大的時間與注意力。

2016年10月19日 星期三

115【可用於決策經營上】關鍵數字:問題,找出用戶的三類別



優秀產品和遊戲會塑造一種氛圍,協助用戶不斷樹立自助目標。

刀塔傳奇遊戲COO張昊說:「刀塔傳奇在遊戲中的每時每刻都設計有一個或多個目標,如果我要湊齊一個陣容、要打到競技場前100名、要刷到某個裝備等,遊戲設計者需要把握目標出現的密度和頻度,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結合,才能讓玩家有動力不斷前進。」

用戶在一次次協同不同玩家的情境下,針對不同的用戶使用情境,產生各種感受,這邊就區分為三大類:推銷者、消極忠誠者、批評者。這三類用戶中,對於企業發展的關鍵就源自於推銷者,如何增加推銷者的數量,並提升或減少消極忠誠者與批評者,就會是不同的操作少法。

忠誠並不意味著持續購買,而是拉長時間維度,讓用戶在選擇相同解決方案時,最先浮現在用戶心中的解決對象,這才是建立忠誠的關鍵要點。讓時間從一次又一次合作中不斷增加質量、創造超越用戶的期待價值。

有些企業常為了追求單位時間快速成長的銷量,透過低價或各種自降品牌的方式,來換去流量,雖然在短期會得到一定的成效,但是,在用戶的心理知道你已經背離品牌初衷,會看不起並且遭到唾棄,最終使用戶享遇到其他更低價,或是已經無法滿足用戶期待,就自然而然的被離棄。

所以,如何找到那些關鍵用戶,理解為什麼會成為忠實粉絲,並理解消極、批評者的建設性回饋,讓主力用戶能與企業形成良好的協作體系。

就如同一次又一次的關鍵數字,面對最直接的用戶數,如何找到推銷者,用什麼問題精準找到用戶,都將成為企業能否不斷長青的關鍵。

The One Number You Need to Grow
行銷 數字 關鍵
決策 經營 用戶
共計 3,154 字 | 建議閱讀時間 4 分鐘


企業只需要問顧客一個簡單的問題:「你介紹我們公司給朋友或同事的可能性有多高?」

如此便可計算出「淨推銷者分數」,也就是推銷者對批評者的比率。通常,擁有世界級忠誠度的企業,可獲得75%到80%以上的淨推銷分數。

1
忠誠度與成長


忠誠度代表某人,像是顧客、員工或朋友,願意為了強化關係而進行投資或犧牲個人。以顧客的角度來說,忠誠度表示固定與一家供應商合作,這家供應商長期對他好,並提供良好價值的供應商,即使這家供應商的價格不見得是最低的。

因此,顧客忠誠不只是重複購買。其實,即使是一再重複向同一家公司購買的顧客,也不見得忠誠,或許只是出於慣性、無差異,或是公司與環境造成的障礙:比方說,有人固定搭乘同一家航空公司飛往同一城市,只是因為那家航空公司的班次最多。相反地,忠誠的顧客可能不是最常重複購買的人,或許是因為他對該項產品或服務的需求減少;比方說,某人可能因為年老較少開車,而不再頻繁購買新車。

真正的忠誠度,顯然會影響獲利。常客上門不見得總是有利可圖,但他們選擇忠於某一項產品或服務,卻會降低企業的顧客取得成本。


另外,忠誠度也會帶動營收成長。

顯而易見地,若顧客不斷流失,企業肯定無法成長,而忠誠度正可消除流失現象。忠誠的顧客也可提高購買量,隨著時間愈久,真正忠誠的顧客買得愈多,因為他們的收入增加,或是他們願意多花一些錢,在自己喜歡的公司身上。

忠誠顧客會對朋友、家人與同事熱烈談論這家公司。其實,這樣的推薦,是忠誠度的最佳指標,因為顧客在推薦的過程中做了一些犧牲。

當顧客化身為介紹人,除了表示從某家企業獲得良好的經濟價值,他們還賭上自己的名譽。因此,只有感受到強烈的忠誠度時,才會以自己的名譽做擔保。

總結下來,這裡所指的忠誠度,不見得和重複購買有關。然而,忠誠顧客帶來新客戶,其實,是通往獲利成長的唯一途徑,整體的關鍵在於企業能否把忠誠顧客有效地轉變成公司的行銷部門。

2
錯誤的衡量標準


正因為忠誠度對獲利成長這麼重要,衡量與管理忠誠度才更有道理。不幸的是,目前的衡量方式尚未證明十分有效,一方面是因為這些衡量方式過於複雜,讓人無法使用,另一方面是因為它們往往衡量出錯誤的結果。

最好的企業應把焦點放在顧客維持率(customer retention rates)上,但這樣的衡量指標,不過從一推平凡指標中找出的最佳選擇。對許多產業來說,維持率可連結到獲利能力,但與成長的關係相當薄弱。因為這樣的指標,基本上是在追蹤顧客的背叛,也就是說,看顧客不斷的流失,而不是填滿。

此外,對於顧客忠誠度來說,維持率是一個糟糕的指標,特別當顧客是被高轉換成本或其他障礙困住,或是當顧客因為年紀、所得,還是其他因素,自然不再需要該產品。

透過傳統顧客滿意度的衡量方式來評估忠誠度,更是缺乏可信度。即使是最精細的滿意度衡量模型,也有嚴重的瑕疵。

找出精確衡量顧客忠誠度與滿意度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企業在衡量獲利與品質時,需要有衡量指稱,同樣地,除非企業找出有用的衡量指標,來評估達成忠誠度的程度,否則無法享受到忠誠度帶來的豐碩果實。

3
有憑有據


評估顧客忠誠度的有效指標究竟為何?為了尋找答案,我必須做一些顧客調查中很少做的事情:把顧客個別在調查中的回復,對應到他們的實際行為,像是重複購買與推薦行為,並持續一段時間。

為了研究顧客忠誠度與成長性,尋求問題中找出有效的問題,例如以下幾個。

請問你把公司介紹給你的朋友或同事的可能性有多高?
你有多認同這家公司是值得付出忠誠度的公司?
你有多高的可能性,會繼續購買該公司的產品或服務?


透過問題把顧客分為「推銷者、消極者、批評者這三個族群,不但能提供最簡單、最直覺,而且最有效的顧客行為指標,對經理人來說也最符合邏輯,因為他們可以把目標設定在增加推銷者的數目,以及降低批評者的數目,遠比提高滿意指數的平均數達一個標準差容易。

4
淨推銷者入門


追蹤淨推銷者比率,也就是某品牌或企業的「推銷者」顧客比率,減掉「批評者」顧客比率,讓組織擁有一個有力的方式,來衡量與管理顧客忠誠度。淨推銷者分數最高的企業,持續享有最大份額的產業成長。那麼公司該如何開始?

調查。從你的顧客立,選取一個據統計有效性的樣本,並詢問「介紹XX給朋友或同事的可能性有多高?」接著,為顧客在調查中的回應,設計一個0到10分的一致性量表是非常重要的,0芬表示完全不可能推薦,5分表示中性,而10分則表示非常可能推薦。

當調查問題愈多會降低調查回覆率,以及樣本的可靠度。你只需要一個問題,來決定顧客的狀態,是推銷者、消極滿意者、批評者。後續問題可協助企業找出影響顧客感受的原因,並提供建設性的補救措施,但這樣的問題,必須針對三群不同的客戶量身設計。學習如何把消極滿意者轉變成推銷者,要問的問題,與如何扭轉批評者的問題大不相同。

特定區域、分公司、服務或銷售代表,以及顧客區隔的淨推銷者分數。透過這樣的過程,通常可找出差異的原因,以及可用來分享的最佳實務做法。當然真正重要,是與直接競爭者相較之下,你的企業表現如何。你的市場研究人員是否也以相同方法,調查競爭者的顧客?接著,你便可確認公司在產業中的地位如何,以及你目前的淨推銷者分數是具競爭力的資產或負債。

5
極簡主義


企業應盡量簡化顧客調查。最基本的調查,詢問正確的問題,讓企業能即時取得可據以採取行動的資訊。目前多數的滿意度調查,往往提供過於複雜的資訊,當這些資訊送到經理人手中,往往已經過了好幾個月。相反地,現在經理人可以讓員工看到前一周的數據,顯示出某分公司的顧客中有多少比率是推銷者、消極滿意者,或是批評者,接著提出管理指示:「我們需要更多推銷者與更少批評者才能成長。」這樣的目標簡單明瞭、可具體行動,而且最具激勵效果。

簡單來說,蒐集顧客回應的計畫不該視為「市場調查」,而是經營管理工具。



結語


複雜的問題設計,容易讓用戶不知道怎麼去回應,就容易降低回答的精準度。

精簡,就成了收集數據資料的關鍵,如何用簡單的問題找出最有效的量化數字,並且能夠清楚呈現出現在與未來該怎麼做,都是決策時必備的基本認知。

因為數字單純擺在那只是資料,只有真正找出問題,知道怎麼來解決與目標的設定,才能轉化成有用的資訊。

當問題對了,才能使團隊知道要往哪個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