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影響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影響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4月13日 星期四

260|如何發揮領導風格的影響力


一個成功的領導者是由許多素質所組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包括專業知識,決策,人性,公正,勇氣,體恤,授權,忠誠,無私和風格。

但是,從眾多素質中沒有一項比得上風格重要。因為人們會記住的只有是因為風格。

01領導風格到信任感建立


同樣的概念在品牌形象的塑造過程中,沒有所謂最好的品牌形象,只有最適合自身的品牌優勢。

如果在更深層次會發現,人們之所以會購買某件商品的品牌,就是源自於我們相信,信任這個品牌所呈現給我們的一切。

這種信任度越強,就越會產生強連結。連結頻率高低就是團隊執行力的高低。

換言之,領導風格會連連帶影響整個組織的運作發展。當我們越是展現出屬於我們最適合的領導風格,將會使組織發展出差異化,特色化以及組織特有的風格特色。

例如,賈伯斯在領導團隊時,就明確的跟所有人講,我們要的團隊文化,不是說那種海軍式的榮譽風範,而是找出屬於我們海盜精神的破壞式創新。甚至在公司的上面插了一支海盜旗幟。

所以,領導風格會影響團隊的文化,同樣團隊文化也會塑造領導者的領導風格。

02組織文化的契合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大型組織中,我們需要去理解這間組織文化包含了那些元素,哪些是顯性的文化價值,哪些是隱形的價值觀,相對於,中小型規模的組織,可以從對個人的認識了解,進行一對一面談中,探尋出大家一致相信,認同的價值觀。

然而,有些價值觀是難以被找到,必須從行為,溝通的話語中找出那些關鍵字。

03個人領導價值的內在探詢


從領導者的角度來看,領導者必須清楚自己的生命價值觀是什麼。可以不斷反問自己,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最有動力,碰到什麼問題最有熱情去解決,當面臨到重大抉擇時,什麼是引導我們行動的價值依據。

由內而外找出自己的生命元素,是每個卓越領導者必修的一堂課。如果沒有清楚找出自己生命的驅動因子,就容易被一次次挫折壓力所擊垮,甚至是到無法負荷。

04領導風格與組織價值是否一定要找到相符?


這個問題沒有所謂絕對,只有在最適合組織的型態下才能發揮各自的功效。可以說,領導風格與組織的衝突是帶領組織突破創新的一種可能,但對於需要堅守現有成長與穩定的發展,則是需要契合型的領導風格。

在針對組織與個人領導上的契合與否,還是要回到領導者自身。也就說,領導風格需要能夠再變化,以對於適當時機轉換不同領導風格。

所以,在引導組織發展的過程中,我們領導風格的變換與一致性,彼此會產生衝突。但對於組織來說,不管是處於成長期或是衰退期,當我們保有兩者價值,由內而外找出自身信仰的力量,就是領導風格的影響力。


2016年11月28日 星期一

151【領導影響力】影響力成因:如何構建領導力要素



朱自清《背影》中描述著父親為孩子買橘子的過程,那時看著父親為了孩子買橘子,那種年紀身體爬過月台買橘子的畫面,永遠烙印在腦海中。等到他的背影混入人群裡,再也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那種畫面所帶來的情感衝擊,是我們難以忘懷與不能忘記的甜蜜點。對於成長中的孩子,父母的言行舉動都將影響著孩子未來如何看待這世界的眼光。

在《教出好女兒》這本書提到幾個對於父母影響力的關鍵:首先,就是媽媽會是女兒的榜樣。對95%的女孩來說,同性的影響力是最大的,而且一般都是母親讓他們懂得成為一個女人的意義。而母親的影響力就來自於你所注重的事物,例如注重安全、體諒他人、信守承諾等短期和長期的態度。她雖然會不以為然,但是他們會逐漸採納你的見解的。

對於父親的角色來說,如果在培育女兒的投入較多,她就會表現出更多自信、成績更好,而且大幅度降低酗酒和吸毒等問題。

心理學家發現,爸爸和媽媽對女孩的作用是互補的,媽媽讓女孩安心,爸爸則是給她們自信。

而且,爸爸與女兒的關係是她以後與男性相處的基礎,如果爸爸尊重它、聽她的意見,她就不會接受別的男孩不尊重她;如果爸爸經常和她開玩笑,和討論一些深刻的話題,她會更加自信,不被別人操縱。

有時對於母親來說,有時放手是必然的,因為這是幫助她成長的一部分,到了16歲,她就不會想讓你陪伴她太多。

你把她培育得愈出色,她就會走得愈遠,但要知道一件事情,得到愛滋養的孩子愈是長大,雖然空間距離愈遠,但內心與她的媽媽就愈親密。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看著我們的背影所長大的,也就是一言一行都將有著顯著影響力。

不管是個人到團隊還是為人父母,如何理解影響力的要素,以及對於領導者來說,影響力究竟代表著什麼意涵?這背後的思維,都將決定我們培育出什麼樣的人。

Smart Tribes How Teams Become Brilliant Together
領導 組織 影響力
培育 行為 靈活度
共計 2,144字 | 建議閱讀時間 3 分鐘


影響力有個重點,它不是說你能要求多少人去做事,而是你能了解、授權與激勵多少人,因此,培養影響力的關鍵,是要培養你和任何人都能建立特殊的密切關係,或是能與人合作的能力。

1
影響力的基本條件:密切關係


想要提高影響力,你需要的第一項工具是特殊的密切關係。建立特殊的密切關係,可以將無意識的行為模式理解給我們做有意識的決策。解下來分析哪四種是影響特殊關係的要點。

1.生理:這裡的生理重點在於反射姿勢與調整位置。因為有共同之處,能夠進入到他人的感受,就會發現姿勢與手勢反射是非常簡單的事。

2.聲音模擬:對應對方的語調、與速、音域、音量、用詞和呼吸。你起來簡單,但要做到這些又像真的一樣,真的非常困難。

3.關鍵字和手勢:這也是我們經常會自然而然表現出的行為。在對話中可以常聽到對方用了相同的詞彙或類似的說法。你的行為在潛意識當中向對方展現你同意、了解他說的話,他和你在一起很安全。

4.感知系統:這是人類用來接觸世界的原始觸覺。三項最常見的感知系統是視覺、動覺(觸覺)和聽覺(聽力)。

2
你如何判斷對方主的感知是什麼?


首先,聽他選用哪些詞彙和片語。如果他常講到願景或方向,那它主要的感知系統就是視覺。如果他常講到擁抱,他的主要感知系統就可能是動覺。在建立特殊密切關係來說,你要做得就是使用指向同類感知系統的詞彙。

3
你的行為有多彈性


想要更有影響力,你需要的下一項工具就是彈性的行為。多數人容易預測,我們會已可預測的方式回應,我們的行為有可預測的模式。

以下是當我們在不同情境運用不同的行為態度時,也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這些態度是:

1.媽媽:完全支持對方,看到並認同他們有多棒。結果是,對方會覺得自己很偉大。

2.人類學家:行為舉止有的極大的好奇心,並不斷探索。這樣的態度會問很多問題,並持續保有好奇心。

3.教練班長:嚴厲,說一是一,不說好聽話。這樣的態度非常直接,但並不惡劣。

4.教授:冷靜、高倡導、實事求是。

5.死黨:極有同理心。

6.大師:這是明智且知識淵博的人物,顧問人員通常會採用這種態度,有點教授意味,但沒有這麼直來直往,比較在乎整體,並帶著溫暖與人情。

在以上各種態度中,其中兩種可以搭起橋樑並培養出安全感,兩種可以協助人們解決自己的問題。要達到這種成效,請自問以下的問題:


  • 你自身的預設態度是什麼?
  • 哪一種態度讓你不自在?


人們只會採用一、兩種外界環境引發的態度。學會如何混合與搭配態度,將能擴大你在企業中的行事範疇與靈活性,而且,在任何系統中,擁有最大行事範疇和高靈活性的人,將能對企業施展最大的影響力。


結語


影響力建構的過程,我們必須先理解,在人類行為上有那些是我們可以評斷的依據,並透過這些評斷後,來做出具體的對應策略。

這種不光是靠基本的認知就可以,還需要透過細微的觀察、裡接各種之間的關係,以及辨別失誤的可能,透過這幾的外在因素,我們必須更靈活性的來做調整。

換句話說,上述所敘述的方式,是給予我們基本的認知框架,但是要能發揮整個系統的影響力,還需要兩個關鍵要點:第一,嘗試不斷嘗試,因為沒有一種路徑是絕對的,只有最符合當下的溝通要建;第二,組合彈性化,各種呈現出來的表現,有的有可能是表象,或者說,背後還有更深層的面向是我們沒以解讀到的,面對這種狀況,我們只能第一點不斷測試,已達成最適合的路徑來做溝通。


未來預告|

152【品牌化組織】品牌建構:如何讓品牌融入成為組織的DNA中?
品牌與組織如何達成一致,讓組織成為品牌代言的最佳形象。

2016年4月16日 星期六

【領導管理】領導者必備:說故事的影響力




未來,說故事不僅是一種溝通技巧,更是領導者必備的基本能力之一。
沒有人喜歡一直聽理論的東西,如果這樣就不會有人在課堂中睡著了。往往一堂課或一場演講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都在於他們所分享的故事。

賽門.西奈克在TED的演講中分析了蘋果與其他電腦品牌的差別就在於他們溝通的方式,透過核心價值來傳遞品牌價值。也就是說,要創造出好的影響力,關鍵在於我們用什麼樣的故事來包裝我們的理念與精神。

甘地透過行動來推動了印度從大英帝國中獨立,這一系列的故事讓我們更清楚知道,甘地為了民族,為了國家付出了多少,故事就成了非常好的理解方式。到了現在印度選舉時,只要選舉人名有甘地的名字一定會當選,即使跟甘地沒有關係也同樣在民間有引響力。

一個好故事可以幫助領導者打破理性的框架,藉由感性的故事選染人們,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打破衝突,更可以打破人與人間的隔閡。就如同賈伯斯的故事,透過故事讓人們看到品牌背後的價值,許多人買這產品很多不是出於理性思維,更多的影響是來自於品牌背後的故事與價值,人們認為這品牌就是代表著自我實現的價值。

1
為什麼要說故事


好故事不僅能影響群眾的感知,更是領導者所必備的基本能力。其實,領導者很多時候都是在處理人的事情上,然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思維與認知,要能在同一組織下為共同目標努力,這就得藉由領導者來從中引導,故事,就成為解決矛盾與對立的一種方式。

在《聖經》裡有一個故事說到,「一個人若有一百隻羊,其中一隻迷了路,難道牧羊人不會去尋找那隻迷路的羊嗎?」這個不放棄任何一人的概念,是有宗教慈悲高度的。

如果換成市場經濟的邏輯,當企業必須追求高報酬時,可以做到這一點嗎?為了一隻羊,放棄另外99隻羊,這風險會不會又更高?

所有領導者無發避免在現實與利益的矛盾中做抉擇,要能跨越這樣的障礙,兼容並蓄的方法就成了領導者的考驗。

如果領導者希望說服人們放下自己的立場,只憑「證據」或「事實」,往往是不構的,這樣的理由在於,人們在做決策時,情感的力量遠大於理性。實際工作中,從來沒有員工會因為聽起來很有道理的關鍵績效指標(KPI)而追隨老闆的,但是員工會因為認同企業理念與價值而奮鬥。

前IBM執行長葛斯納曾說「當你要說服人,要訴求到他的情感,不能只說服他的理智,如果不能打動他,就無法說服他。」

2
說故事的技巧模組


要能有效的說服對方,打動情感「說故事」就是其中關鍵。一個好的故事可以帶領人們走進另一種情境來思考。

要說最擅長說故事的就是電影,例如好萊塢在電影中常會引入「高概念」這意思就是設法在高潮迭起的故事中,埋入一個能夠觸及到每一個人的生命經驗,以此共鳴點來喚起人們的情感。

第二種是在《創意黏力學》中,作者研究告訴我們,要能創造出一個有影響力的故事,就需要符合「SUCCESs model」的原則:S代表簡單(Simple),故事要講重點;U代以表出乎意料(Unexpected)的情節;C代表實際(Concrete),有扎實的內容;C代表可信(Creditable),故事雖然讓人感動,但如果沒有可信之處就沒有說服力;E代表情緒(Emotion),要有情感,不是冰冷冷的說理;S代表情節(Story),故事情節要有高低起伏的變化。

上述兩種說故事的技巧,能讓我們有清晰的架構。然而,任何技巧都比不上「真實」的故事得動人。尤其需要跨越現實衝突與矛盾的時候,領導者過程中分享的故事,成了最有力的支持利器。

但如果只是藉由故事並不能有影響力,因為團隊成員是看著領導者的行為來做事的。如果領導者所說的事情都做不到,這樣人們也就無法相信你所說的故事。

這也就是故事領導的最後一步「認知」。

3
說故事到影響力

員工如何解讀老闆的訊息?往往不是透過老闆所說的話,而是透過他的行為,來形成最後的認知。

溝通沒有真誠,是無法打動人的。當領導者用言行來傳達一致的訊息,並能符合故事中的價值,久而久之就會贏得人們的信任,也就能清楚知道領導者所重視與信念。這也代表,故事不僅僅是領導的技巧,更是一種領導者隨時間所累積成的領導風格與態度。如同要知道領導者的模樣,就會在他的話語中聽見相同領導者的故事。


2016年3月25日 星期五

【社群行銷】如何用心理學的角度來經營好社群平台



好社群與普通社群差異在哪裡?好社群追求是用戶的價值,而一般社群只追求用戶流量。

未來,好的社群平台是最有影響力的平台,而不是最有注意力的平台。

影響力與注意力的差別在哪?社群平台上只要放些不入流的照片就會吸引到很多的注意力,或者是迎合用戶的需求,提供用戶已知的事情;然而,影響力是更深層面的內在動能,而這樣的影響力就是建構在用戶的信任,要能創造這樣的信任,就必須提供用戶未知的事物,雖然,不見得這些未知是用戶需要的,但卻能為與用戶建立信任感。

也就是說,一個好的社群,不再只是迎合用戶,而是創造用戶。就如同彼得杜拉克所說:「企業的價值在於創造顧客。」

然而,擁有這樣的認知後,我們對於社群經營時,要如何抓到用戶的目光,而能讓用戶引入才能創造影響力呢?

對於經營社群平台,首先,就必須了解人性與心理學。接著我們從這個角度來探究如何吸引用戶。

比如我們的facebook的大頭貼為什麼放在左上角而不是右上角呢?因為我們再看一樣東西的時候,第一時間的關注點就是在左上角的地方。國外有研究公司調查發現,左上角是人的視角集中區域。也就有很多廣告版面,他們的左上角的區塊是最貴的,這就是人性和心理學的作用。

那我們如何透過心理學做好社群品牌?

1
標題

我們在看社群網站時,注意力是很渙散的,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標題,大家是不會關注你的。那麼什麼是好的標題呢?

第一,標題要有開放性,不要封閉式標題,為什麼?開放性標題沒有答案,你就會去找更多的東西;封閉式標題就不會讓你有探索的慾望。例如,有個標題是《學習最佳時間在醒著時》,這樣的標題基本上把內容告訴你了,你看到之後也就只是知道然後就跳過,但如果我們改成開放性標題,例如《科學研究最佳學習時間是有特定時間》,你看到之後就會想去找答案。

第二,標題要有場景,而且場景要大。例如,有兩個標題《愛上一個人的原因》,另一個是《性格固執的原因》。愛上一個人,就是一個很大的場景,每個人都可能愛上另一個人。但性格固執的場景就比較小,因為很多人性格不固執。如果場景太小,點進去的人就會很少。

第三,標題要有顛覆性,因為大多數的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認知,所以你要用不一樣的東西來顛覆人們的認知。例如,新出了一個減肥藥,還像過去那種行銷模式,說這個減肥藥能減肥瘦身,大家就不會購買,因為你的減肥藥跟其他人是一樣的,我為什麼要買。

但如果你的廣告是說:「最具權威專家告訴你95%的減肥藥都是吃錯的」,這就是顛覆了人們的認知,可能就會有人買這個減肥藥。取標題也是一樣,可以用顛覆性標題和內容,將用戶的認知顛覆掉。就例如《家不是最好的港灣》《社交不是有用的交流》,和我們過去的認知不一樣,顛覆的效果就會達到了。

2
內容

有位心理學大師在講銷售心理學時說:「其實你不是把東西賣給用戶,而是要知道用戶需要什麼東西,然後把他覺得需要的東西賣給他。」,所以,創造這樣的需要,就要能催眠用戶,引導行為。有些水果店的老闆會在水果上放幾片葉子,或灑上一些水滴,就會讓你覺得他的水果是新鮮的,這就是一種催眠。

社群經營也是一樣的,要引導用戶,讓他們按照你的想法來做。例如,有個標題《讓人感動的影片》。其實這種標題大家都看太多了,一般都忽略過去,不再去看。這個時候要怎麼加一些催眠,讓用戶去看?你可以改成《30秒落淚,讓全世界感動的影片》,這就是一種暗示性的文案,你就會想點進去,看真的會在30秒落淚。


3
定位

用戶都是懶惰的。做社群網站時,就要抓住這一點。懶惰的意思是指,你要用最短的時間,告訴用戶你的社群是在做什麼,而且讓用戶很容易就關注到你。例如,你再取社群名字的時候,就不要違反人性,如果名字太長,大家就很容易忘記,所以取名字盡量在7個字以內。所以,你不要高估用戶的智商,要尊重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