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成效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成效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8月18日 星期四

96【可用於學習規劃上】有效轉化學習成效:如何讓存量變成增量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曾說:「所有的發展歸根究底都是自我發展。」。各種學習,認知轉變與學習力,都是要讓個人不斷成長進步。在訊息能夠快速或取得時代,當知識已經不再是壁壘障礙時。個人之間的差異就在於學習速度獲取篩選上的選擇能力差異。

如同阿里‧德赫斯所講:「比你的競爭對手更快速學習的能力,可能是唯一持續的競爭優勢。」如果學習速度是競爭優勢之一,那麼要怎麼把學習成效實踐與轉化,就有賴於學習後的成果檢視。

就如同培訓完後,不能就以為結束,還要更進一步來檢視發揮我們學習的能力。例如,通過事項參與,讓我們能夠從專案中展現能力技能,讓我們有機會環境來發展所學。

學習成效的檢驗也就在此,如果只是關注學習多寡並不能成為增量,它只是一種存量,只有讓這些學習到的成果有效轉化內化後,才能將所學變成個人的增量,這才是學習發展最終所要達到的目標。

GETTING YOUR MONEY'S WORTH FROM TRAINING & DEVELOPMENT
 學習規劃  從知道到做到
轉化成效  提升個人優勢  持續學習
共計 2,001 | 建議閱讀時間 3 分鐘



培訓結束的時候才是真正學以致用的時候。你的準備、參與,一切都是為了產生結果。即使有再好的講師、再好的準備和參與過程都有可能變成一場空,而讓它們有價值的辦法就是學以致用。

多年來,大多數組織都把培訓項目的最後一天當作培訓的終點。學員們拿到證書,課程結束,通常就沒有然後了。

要能讓培訓課程有效的轉化為實質的績效,這就有賴於能否將所學落實到工作中,否則無法達到培訓最初的目標。

產出結果的關鍵分為4大部分:

  • 重新聯繫
  • 馬上開始,堅持不懈
  • 獲取你需要的支持
  • 做得更好



1

重新聯絡


分享你所學的東西,把你的經驗與其他人關聯起來對你也有很大的好處。教別人的過程中也是最好的學習過程之一。當你告訴同事你所學內容的時候,可以試著解釋一個關鍵概念或者你的見解,你能獲得的收益將會大幅增加。

基本上在獲得的層面可分為三種:
●準備和傳遞的過程可以強化你對內容的理解
●你可以幫助你的同事取得進步,對每個人都有好處
●你會被大家評為有領導力的人、好學習者和合作者

記得說聲謝謝
如果學習項目中涉及你的同事、部屬或管理者的反饋,記得這些反饋,並感謝每個人為你做的貢獻。

前饋的重要
反饋由觀察及過往行為的反應組成。相反,前饋關注的是未來是關於你未來可以採取的改進績效不斷前進的行為。我們改變不了過去,但我們可以創造未來,不如看看前饋。前饋是行動導的、不帶個人色彩、也更容易被接受的。

當你從一個包含360度反饋的培訓項目中回到工作時,與人們分享你所學的內容及你的行動計劃,然後向大家索要一些前饋。

●描述一個你想要改變的行為,然後向別人要一些前饋
●留心傾聽,做好筆記
●不論怎麼看待這個建議,不要加以評論,只需要謝謝這個人就好。



2

馬上開始,堅持不懈


早一天應用,早一天獲益,愈快愈好。新學的知識可能如曇花一現,你不使用,它就會被遺忘。拖得愈久,你記住的就愈少,那麼就愈難開始使用這些學來的知識。


堅持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但也僅僅是一半。真正的進步是一段時間內持續努力換來的。

對商業、體育、藝術和其他領域的突出表現者的研究中也能看到相同的結論:「偉大」和「還不夠偉大」的人們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他們接受輔導、努力練習的時間投入不同。

實踐練習是一種有益而為的重複,既關注技巧,又關注結果。有意識的練習包括對自己表現得不斷反饋與反思。不斷思考什麼東西能夠達成目標需要堅持,什麼東西阻礙了目標達成需要盡量避免。

要有意識地做出行為反饋,關鍵就是為實踐和練習設定一個計劃,並嚴格遵照計畫執行,可以藉由在日曆中創建這樣的提醒,每次停下來,做好反饋並寫下:
●我已經做了哪些可以幫助我實現目標?
●我取得了那些進展?
●接下來我需要做什麼?

這樣的過程既如同一場持久戰,穩定持久的一方才能獲勝。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堅持的精神,要比在一開始就爆滿重要很多,否則能量一旦用完,你都來不及建立新的習慣,那麼前功盡棄了。

3

獲取你需要的支持


通常那些在專業領域做得最出色的人往往都有自己的導師。適當地向外求援可以幫助你成長得更快、發展得更好。

事實上,個人發展是一種團隊運動。你需要別人的意見和建議才能做到最好。尋求他們給予你提出的建議,幫助你檢查進展情況以及明確未來計畫。這就是個人領域的頂尖人物會做得事情。

還有像是來自書籍、文章、課程材料、線上訊息、老師、同學及專業教練。當你把這些資源都作為支持的來源,那麼你需要確認他們是否同意扮演那個角色。


4

做得更好


學習項目的終點不是課程的最後一天,而是你能夠學以致用、展現在工作實績上。繼續努力、實踐、反思、尋求反饋,直到你實現更高水平的績效目標,能夠讓你周圍的人明顯地看到你在進步。

想要更名行為改變是持續的,可能還需要花上績周至幾個月不等的時間。要記住,人們的察覺能力往往相較於你的實際變化是有所延遲的,所以你必須保持成果。你的學習項目只有在你能夠有意識地勝任更高級別的績效時才會結束。





2016年7月22日 星期五

89【人力資源】培訓成果轉化:培訓前置 (一)


 針對學習中發展的過程中,當有清楚目標與個人知道從學習過程中所要的收穫,會比不知道學習目標的人收穫更大。

從個人學習面來看,個人學習目的,將會決定從培訓的過程中獲得多少的收穫。舉例來說,當我們知道學習基本數學概念時,可以幫我們計算未來財務收益的效果;另一種是對於學習數學不知道效果及作用,容易導致低學習成果。

學習前個人層面該具備什麼樣的認知,以及管理者可以用什麼樣的角度,幫助員工在培訓前建立基本的共識,讓學習的成效放大。


如何做好準備?

做好準備是你能夠從培訓項目中獲得價值最重要的手段。做好準備的三部曲是:

想清楚你要什麼
與你的管理者達成一致
完成培訓前準備工作


想清楚你要什麼
如果你不清楚要從學習項目中得到什麼,那麼你通常會得的比較少。不論你是自願報名還是被派去培訓,都必須清楚地了解自己要什麼,來增加你未來的收益。

就算大家參加同一個學習項目,從個人檢視培訓價值後,對於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成效與學習點。這些都和工作職責、職業目標、興趣愛好、過往經驗和發展需求都息息相關。

可以想一想,有兩位學習者來參加這個培訓。其中一位學習者清楚知道自己要從培訓中得到什麼,而另一位學習者對培訓內容一頭霧水。

這兩個學習者誰更有可能收穫更多?
對你而言,有什麼啟示?

沒有人會知道你會要什麼,只有你清楚知道學習過程中所獲得的收穫,總體對於你來說能得到什麼。只需要在事前弄清楚,就可以從一場學習中獲得比一班人更高的成效。

接下來介紹在培訓前所需要問自己的事情。

  • 我的工作中最重要的交付物(成果)是什麼?
  • 我個人負責的最重要的工作成果是什麼?
  • 若要達成更好的結果,要學習或改進那些知識技能?
  • 培訓與發展項目中涵蓋的目標收益為何?
  • 我想從這項培訓中獲得的是?


對於學習前,從個人面來做檢視,加上管理者一同對學習成效的目標與達成。讓培訓不只是你講什麼,我就學習什麼。而是能更加準確符合個人與組織間的期望。

管理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在於幫助學習者可以知道我學習這項目,對於我們組織以及個人發展有什麼關聯,再加上培訓後該怎麼檢視培訓成效。讓每次培訓加深個人成長的肯定,並與自身發展有關,將會創造出指數型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