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8日 星期二

250【思維認知】面對時間流逝,你用什麼想法來面對


一個好的小說開頭都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表層的,一個是內在的。例如《百年孤寂》的開頭講到:「很多年之後,當邦迪亞上校面對行刑槍隊時,他便會想起他父親帶他去找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這開頭的一小段快速把主人翁的生命輪廓描繪出來,最具代表的就是,面對行刑槍隊,以及找冰塊。前面「面對行刑槍隊」比較好理解,但「找冰塊」卻是另一層內在的描述。

敘述一個好的故事,你可以從水上看到的冰山來描述。但是,擅長把話語描寫到深刻,更多得是來自於水面底下的冰山。

以海明威為例,如果要描寫男女主角的爭執,一定是在水面底下的描述:

女主角看著遠方連綿的白色山群,若有似無的說:「那些山看起來像一群白象。」
男:「我從來沒看過什麼白象。」
女:「你是不會看過的。」
男:「我也許看過,你有什麼證據說我不曾見過。」

表面上看起來什麼也沒說,實際上已經把男女對事件的感受全都說明白,甚至還把女角的細膩,男主角的孩子氣,一覽無遺的全都描寫出來。

除了表述的過程有可見與未曾發掘的。對於事件本身,我們是否也能從問題背後的問題,來理解這些事情背後更具體的原因。

像是很多人學了很多「時間管理」的方式、技巧,可是還是無法把這些道理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其實真正的核心問題,來自於使用者本身的心智能力不足或者是尚未開啟,以至於那些技巧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事實上,要做好時間管理,必須先理解時間的價值。換句話說,你對時間的心態是什麼。只有哪一天承認,我們自己面對時間的流逝無能為力的時候,你才會真正的意識到,要管理的,不是時間,而是自己。這一切源自於我們對自我是否清晰的認識。

用具體的時間來講,假設一個人的黃金生命時間是從20歲到45歲,總共為25年。如果有一個人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並且在未來碰到任何困境、挑戰或者不順遂,都能夠再次站起,轉型並且獲得突破。

但現實是,很多人到了20歲還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或者是一輩子想都想不明白,也就迷迷糊糊地過了這一生。

在時間管理的技巧中,有一項工具是幫助我們區分什麼是重要、緊急或不重要、不緊急的四象限。《與成功有約》裡就提到,要能夠有效使用時間,更具體來說,管理好自己的人生,就是要專注在那些「重要卻不緊急」的事情上。

這些重要的事情,也許在一開始看起來並不重要,但是隨著時間流逝,未來將會不可估量,過程中就必須要能夠擁有個人的洞察以及持之以恆的心。當一個人能夠把有限的時間資源花在重要的事情上,能不斷驅使個人朝向自己所設想的未來不斷前進。

最後如同《百年孤寂》中的開頭,你會想讓人用什麼樣的話語,描述你這一生過往。表面上的你、以及冰山下所隱藏潛能的你。潛能來源,就是我們所重視在重要的事情上不斷的琢磨精耕。

而且,對於時間流逝的事實,我們用什麼心態來面對,也將造就出不同的生命篇章。就如同《明天,我要和昨天的妳約會》所說的「愛是,儘管知道相遇了就注定失去,仍舊希望生命裡有一段與你共度的時光,在記憶裡閃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