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永遠不是一次事件。背後都蘊含了無數的辛勞與堅毅,但是,如果一直做一件事,擁有「堅持」和「毅力」這兩個概念,就能夠持續地執行下去嗎?
真正值得做的事情,靠的不是苦哈哈的堅持,而是為了心中那份重大的意義,做了,便乾脆停不下來。
所以,在決定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如果不想半途而廢,就要為這件事情賦予重大的意義,直到讓自己覺得不做不行的地步。
就如同好的教學就是要讓人學得會,所以在任學習方式,本質上都力求做到簡單、有效、可複製。簡單就是要人能學得會,簡單大家才會有興趣學。
有效則是要在實踐中有用,有用了大家才會持續用;做到簡單和有效基本就具備了複製的能力,在組織中能夠廣泛複製的東西才能發揮最大效用,才能為組織帶來價值。
然而,什麼才是好的學習效果,戴維‧梅里爾博士在研究十一種不同教學步驟主張,提出五星教學思想,把教學過程分為五大過程,蘊含五大教學原理:
原理1:當學習者介入解決實際問題時,才能夠促進學習。
原理2:當激活已有知識並將它作為新知識的基礎時,才能夠促進學習。
原理3:當新知識展示給學習者時,才能夠促進學習。
原理4:當學習者應用新知識時,才能夠促進學習。
原理5:當新知識與學習者的生活世界融於一體時,才能夠促進學習。
面對這五大教學原理進一步從五個步驟來解析:
第一,聚焦問題
聚焦問題是以問題或任務為中心。學習內容跟學習者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學習者才會真正積極參與學習。
課堂上,不管老師口才多好,講得多生動,學生都會問一個問題:老師所講的對我的價值是什麼?
如果這個問題找不到答案,就無法促使學習者參與的動力。
第二,激活舊知
激活舊知是指當學生吸收新知時,相關的舊經驗被激活,學習才能夠得到促進。
人們總是用以往的信念、知識和經驗來解釋世界,掌握新知就是把新知轉化成舊知的過程,這就是需要學員具備消化新知的轉化。從原有經驗、提供經驗到內容結構來結合新知。
第三,論證新知
論證新知識指當教學過程中,展示、論證了要學習的新知,而不是僅僅告知,學習才夠促進學習。
新知的引入可能會因此產生焦慮情緒。所以,學員希望課堂所教授的新知能用已有的舊知來論證或解釋,從不和諧再到認知和諧,學員只有自己真正想明白了才會接受。
第四,應用新知
應用新知指要求學習者運用知識或技能解決問題時,才能夠促進學習。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新知即便得到論證,學員也要通過實踐才會真信,再好的知識,如果驗證無效,哪怕是因為自己沒有掌握好造成的無效,學員也會捨棄。
這時就需要給學員反饋和指導,以便其正確驗證。引領學員反覆練習,甚至在課堂上就能有效遷移,解決不同的變式問題,學習才會真正在工作生活中應用。
第五,融會貫通
所謂融會貫通是說當學習者能夠將新知融會到日常生活中的時候,學習才能夠得到促進。
如果學員做到融會貫通,新知就轉化為舊知,成為其信念系統的一部分,在工作生活中能夠下意識地運用到隱形記憶的狀態,學員見到某種情境後自覺自動地運用某個知識時,說明其已經到達融會貫通的境界。
結語
人為什麼學習,其實本身就是在不斷強化自己,也就是說,每當你學習到一件事情時,就代表你擁有這個維度的視角,對於那些沒有學習過的人來說,你就比對方多擁有一項武器。
在面臨不確定的時代下,你的認知愈多,愈能適應各種不同的變化,因為你知道各種事件的關聯,相對於沒有相關見識的人,遇到突如其來的事件,反而不知道該做什麼。
這就是學習本身最核心的觀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