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學習到一個新概念叫「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當我們在學習成功企業、成功者的時候。有時對方連自己怎麼成功的,也許未必都是真正的成功要素。有時候往往是那些失敗過、沒有活下來的人才會知道,真正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如同你手裡拿著一把槌子,你看什麼東西都會像是釘子。
美國《財富》雜誌曾經在一段時間內評選年度最愚蠢的CEO,這個榜單不僅讓當事人尷尬,也讓媒體自己尷尬。因為他們發現,好多年前他們所吹捧和表揚的人都在榜單上。
這裡就有一個邏輯在,就是導致你成功的邏輯,其實就是你失敗的邏輯,聰明和智慧只會出現在一個階段,如果一直保持認為成功會一直成功下去,到最後將會對自己失敗埋下不可挽回的種子。
就如同我們要學馬雲創造阿里巴巴的成功,或是賈伯斯剛成立蘋果時,要回到當時剛開始,他們是用什麼樣的精神與態度,一步步所經歷的過程,而不是現在。換句話說,我們所看到對方現在成功,就容易陷在對方給我們的成功學中。如果要跳脫誤區,就需要從更全面性的戰略思維來思考,究竟真正的成功因素到底是什麼?或者這種思維是否會導致自己走想衰亡。
例如王健林因為冒險成功了,所以他得出的結論,說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冒險;道盛和夫因為做事謹慎,所以躲過了經濟危機。
那麼我們究竟該冒險還是該謹慎,不能因為簡單的片面之詞,就全盤接受。而是要從當時的時空、環境背景來理解。王健林敢冒險是因為他知道風險沒有這麼大;道盛和夫謹慎是,來自於他對經濟形式上的判斷,所以他才謹慎。
然而,我們怎麼判別自己或者是對方容易陷入這種「信存者偏差」。就是只用一種觀點視角來解釋所有的事情。例如在英國人還沒有到澳洲時,認為全世界的天鵝都是白色。直到他們在澳洲看到黑色天鵝時,從原本既有認知走向了更全面的認知世界。
也就說,如果只用單一種視角來檢視事情,那麼未來會在不知道的狀況下,各種多元性的風險,將會不斷出現所謂的「黑天鵝事件」。
多元化的角度,就是在幫我們從不確定下,擁有更多維的視角來面對一件事情的發生。就好比《三體》裡面就說講,高維的生物對低維生物的降維打擊,往往是毀滅性的災難。所以不斷提升個人認知,朝向多維化的認知視野,幫助我們降低這所謂的不確定性。
這也是為什麼哈佛商學院就是以一個又一個的個案,讓學員分析、理解,為什麼這些企業未成功或者失敗,究竟它們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這些MBA的老師很少有講課本的,他們通常提前告訴學生需要閱讀哪本書的哪些章節,以及閱讀哪些相關聯的案例,上課時每個學生都帶著自己的理解來相互交流。
老師更多的只是一個課堂的組織者。下文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案例教學法是如何在哈佛大學產生並且推向全球MBA課程的。
領導 教學 案例 思維
共計 3,577字| 閱讀時間 5分鐘
當1908年哈佛商學院成立時,案例教學還只是學院第一任院長EdwinF. Gay 的一個想法。到了1912年,Arch Wilkinson Shaw在哈佛商學院院長Donham的支持下,在經營策略這門課時首次嘗試案例教學法,並且在1920年出版了其第一本案例。
經過100多年的發展,案例教學法不僅成為了哈佛商學院的主要教學方法,還成為全球商學院進行管理教育,培養管理人才的重要方法。哈佛商學院教授每年編寫的案例大概為350個,數量占到了全球商學院案例使用量的80%。這些案例橫跨不同學科、不同行業和不同國家,而且還在持續擴展和更新中。
01什麼是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就是將現實中的問題帶到課堂,以案例為中心,圍繞一個教學目標,課前進行策劃與準備,通過教學雙方的共同討論分析,達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目標。
課堂之前,學生要以當事人的身份花幾個小時的時間獨立研究每個案例,參考多方面數據,進行適當的定量。在上課之前,他們在學習小組中討論各自的發現,驗證自己的思路,為扮演首席決策者做好充分準備。
課堂之中,哈佛商學院的課堂以“隨機提問”方式展開。教授向學生提出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引出案例,進而激發學員對這一部分討論內容的整體思考。以這種開放式提問和反饋開始,學生將會在接下來的時間中分析、辯論、認知,最終形成自己的觀點並提出解決方案。
課堂之後,討論課一般很少以一個確定的解決方案結束。通常的結果是,學生對案例中的複雜因素有深刻的了解,明確如何運用適當的技巧來分析和評估問題,對處理實際商業活動中不確定的問題有了新的認識。
02通過案例教學的收穫
案例給了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了解公司的歷史、經營風格、組織結構、財務狀況、所處的外部環境等等一切在做決策時可能需要的信息。通過案例教學,學生往往能夠在多方面獲得提高。
1、提高了短時間內處理信息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作為MBA學生,經常會被要求在一天之內閱讀大量的文章和數據並在閱讀之後要求找出你所認為的核心問題是什麼,以及你所推薦的解決方案是什麼。大量而頻繁的這種訓練可以使學生相對輕易的在復雜的環境下迅速找出核心問題並將之解決。當前商業社會的節奏正在變得越來越快,作為一個未來的商業領袖,決策能力至關重要,而這種大強度的訓練無疑是一種相對比較仿真的練習。
2、意識到了自己思維的局限性
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是通過案例教學法,學生能發現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們對同一個問題的看法卻可以是那麼的千差萬別,而這種現像對學生本人而言,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思想衝擊。沒有解決方案不代表討論是無效物。這種看似無聊的爭論,卻可以讓每一個參與者獲得更多的視角,意識到自己思維的局限性。
3、了解了一些重要的國際商業案例並積累了大量的生動而有趣的素材
每一個案例都是一個精心陳述的故事。故事中的很多細節都可以成為商業靈感的來源,比如星巴克是如何進行服務管理的;再比如沃爾瑪是如何進入中國市場以及他們所走過的一些彎路;亦或者是當年墨西哥政府是如何走出債務危機的等等。這些經過教授們精心挑選的案例往往都是某一個領域裡面很有代表性企業的經典運作。
在當今時代中,顛覆性技術不斷湧現,新興經濟體快速騰飛,再加上全球人口老齡化,這些因素都造成經濟發展不確定性以及商業社會管理的複雜性。在這種環境下,成功的經驗,包括相對比較穩定的商業模式都會被顛覆,過去經驗的有效性會大大的減弱。哈佛商學院的案例教學法旨在為學生提供學習並加強領導技能的機會,以應對不可預知的挑戰。而因其培養商業領袖的有效性,在全球得到了廣泛的引用。
03應對不確定性的獨特優勢
在當今時代中,顛覆性技術不斷湧現,新興經濟體快速騰飛,再加上全球人口老齡化,這些因素都造成經濟發展不確定性以及商業社會管理的複雜性。在這種環境下,成功的經驗,包括相對比較穩定的商業模式都會被顛覆,過去經驗的有效性會大大的減弱。哈佛商學院的案例教學法旨在為學生提供學習並加強領導技能的機會,以應對不可預知的挑戰(不確定性)。
自我蛻變。來到哈佛商學院接受高管教育的學生多為在世界重要組織和500強公司擔任領導職務的精英高管。面對當前變化迅速,舊模式不斷被顛覆的市場,他們需要快速掌握對解決當前問題有幫助的知識和技能,並迅速將所學應用到現實商業環境中。多數高管都表示,案例教學法為他們提供了最貼合市場變化趨勢的案例,給予他們持續的,不斷進化的學習體驗,幫助他們深刻了解到不確定性背後的動因,及其複雜性、持久性和長遠性。通過與老師、同學不斷地討論和反思,他們實現了自我的全面蛻變。
領導者品德。哈佛商學院深刻認識到,當前市場變化無常,培養應對不確定性的領導力極其重要。哈佛教授經過研究認為,針對不確定性,培養領導者品德更重要。這些品德包含價值觀、自我認知的能力,自我約束管理能力和自我持續學習的能力。
培養領導者品德可以從兩方面入手:
(1)適應性領導力。在案例教學中,教授專注於幫助高管解決因果關係不清、突如其來、異常複雜的“沼澤問題”,而非高管面對的常規挑戰;
(2)學習敏銳度。哈佛商學院的課堂保證學生群體的多樣性,反映來自不同背景、國家和種族的學生的獨特個性和行為方式。通過向不同個性和職業背景的同學學習,學生可以跳出自己的思維框架,走出舒服區域去接受新的事物,保持對新知識的敏銳並嘗試去改變自我根深蒂固的價值觀,做到兼聽則明。而在討論案例的過程中,他們與同學之間觀點的碰撞強化了思辨能力,學習到更多溝通、談判、說服他人和團隊合作的技巧。
案例教學法在最大程度上幫助學員了解到當前硝煙四起、跌宕起伏的商業戰場,給他們提供來自世界各地,多個領域,不同規模組織的寶貴經驗,培養他們的自我提升和適應能力,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不可預知的未來。
結語
個案教學到最後會發現,有些企業用這些方法A成功了,但換到另一家企業就不行。可以說,真正有智慧的人,他的腦袋裡會有兩種對立的概念,彼此獨立,但又能各自發揮功效在正確的時間點上。
如果說面對不確定性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時刻否定自我保持學習的心態,就如同賈伯斯在斯坦福大學所提「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以變化應萬變,以全面性的視角,來對事情做最精準的判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