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1,770 字 | 建議閱讀時間 1 分鐘
孩子為什麼不聽話,你真的想叛逆,還是習性使然,又或者在某種文化下所產生的行為。《麥田裡的老師》裡就提到,孩子的習性,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家庭之中,更具體的說,是一種家庭文化。
有位母親每次看到孩子不是在打電玩就是看電視,也不斷跟孩子講說,可以去做點別的事情。後來作者詢問這位母親,平常沒事情的時候,你都在做些什麼?這位母親回答說「看電視」
如果說我們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榜樣,在孩子處在12歲以下,他們所能依靠的或者學習的對象,往往就是身旁的父母。其實,每個孩子都有正向,想要積極的往上,只是不知道什麼樣的方式才是正確的。
所以,父母本身的行為、觀點、話語,都將會被孩子牢牢記在心裡。換言之,這個階段的孩子就如同一面鏡子,會反射出你的行為表徵。但是,孩子本身還不理解什麼才是正確,什麼才是不正確。因為你的日常,就有可能是他們所認為的正確。
放大視角來看,這種行為就是一種文化習慣。好比龍應台所講:「文化本身就是我們日常的行為。」
是行為創造了我們現在的文化。所以對於教導孩子時,你需要思考,什麼是你的家庭文化。它包含了:觀念、知識、思想等內在思考的慣性。
但能夠做到這點的也是少之又少,很少有人會去注意到所謂的家庭文化。最多只知道一個國家的文化層面。
但是,從國家文化的角度,進一步分析來看,國家整體的文化,其實是基於個體的人,而每個人最基本的組成單位,則來自於家庭。
家庭文化,又是影響孩子最深的習慣養成地。可以說,一個國家文化,某種程度來講,可謂是家庭的文化。
為了理解文化的建構,接下來,還要從另一個角度來切入,那就是「家庭組成的基本」也就是爸爸跟媽媽。
很多時候,不是因為先知道怎麼當父母才成為別人的父母,而是先成為別人的父母才逐漸開始學習怎麼當父母,或者是好的父母。
也就是說,家庭教養、親子關係、夫妻關係,這些相關的認知教養,其實有所謂的認知斷層存在。它是屬於一種被動的學習過程,以及個人特質、性格有關。
但對於大多數了人來說,不知道什麼是好的親子教養,很容易變成一種本能性的情緒教養。就是只會藉由偷懶的方式來當作孩子的教育方式,主要會體現在兩種極端的類型:
其一,嚴格型教養
其二,放縱型教養
這兩種一種是極端的控制,一種是完全不管制,兩者的共通點都是讓你的大腦處在用最低能量還解決孩子的問題。
也可以這麼說,孩子的認知高低,或者說眼界格局,取決於父母對孩子的用心程度。這種用心,並不是說你在孩子身上經過嚴密的精算在什麼時候該怎麼樣,而是回歸到孩子最基本的需求,那就是「歸屬感」。
《為什麼企業的事,就是大腦的事?領導的科學與藝術》從人類的大腦實驗發現,當一個人在組織裡缺乏安全感的時候,就會開始趨向逃離這個組織,原因就在於「缺乏歸屬感」這也是團隊領導中非常重要的認知,領導者必須讓每個人都看到自己的貢獻與存在的價值。
迪士尼在培育內部人才時,有一個環節就是在講述,每個部門甚至是每個人,你都必須重視,以及它所創造的價值。不能因為他是總經理,或是清潔人員、售票員,出現不同的程度的重視。
包容力,是迪士尼的團隊中,最基本的認知,所有人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你必須尊重、感謝以及重視每個人。這是團隊認同與歸屬感建立的最根本。
回到孩子教養來看,父母的陪伴,其實就是對孩子最大的性格養成,只要一周撥出一點時間,陪伴孩子讓他們的成長回憶中,都會有你的身影,就是最大的回報。
因為這是孩子在建構他內心中的世界基礎。一但有了陪伴,歸屬感會讓孩子的大腦從本能的獸性腦轉化至高智能腦,讓腦中的皮質層可以獲得更多的連結,讓孩子在面對突然出現的狀況時,更能夠以高智能腦來思考,而不僅僅是本能的獸性腦的衝動。更是降低杏仁核的反應,提高理性控制情緒的養成。
對於孩子的教養,不僅僅是我們說了什麼,其實我們所說的往往也已經忘了。因為人們不會記住你說了什麼事情,只會知道你做了哪些事情。可以說,是你的行為,因為陪伴,加上對於孩子教養上,你不斷的學習與精進,讓孩子可以獲得更完善的家庭關係,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大的禮物。
所以,孩子的叛逆,並不是孩子本身想這麼做,也許,只是缺少你對孩子最真的理解。這種理解沒有主觀、沒有偏見,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因為每種情緒、想法,都有它存在的必然性,你要做的是接受、包容,以及帶著孩子認識這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