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6日 星期日
335|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一生汲汲營營,爭什麼?留住什麼?又得到什麼?人的一生,也許不是因為擁有多了,才能成就大願
人活一世追求的是什麼,是一種無條件的愛。這種愛,是把你所有的給出,只要你還活著,哪怕你在窮在苦,你都有能力選擇把你所得到的在奉獻出去。
最近在《話語》裡看到,當你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你已經知道你這一生將會有什麼樣的人生,當你選擇這樣的生命時,其實你已經作好要去面對這些「業」,因為你知道這些「業」,也就會去承受,並克服這些「業」。
很多時候會算天、算地,但算盡了一切,還是算不出生死會在哪一天,你永遠不會知道你何時會走到盡頭。
但你要相信,每一個人在他生命中,都有它的價值在,如同一塊黃金跟一團泥巴,你會選擇哪一個。大多人都會選擇一塊黃金,但在給你一種子的時候,泥巴的價值就被顯現。
如同每一個人的價值,只要你放在對的地方,終將能看出生命的感動。所以是非善惡,一切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只要心中無極限,讓愛不斷,你才能知道你生命的可能性。
最近再從新看了一輪《新少林寺》,當初第一次看的時候,內心只覺得你所做的種種,都會回到你身上,但那時感觸還不是很深。直到最近在重看後,才真正理解了導演所要傳達的意境。
用電影,看完一個人的一生,所有的好與壞,皆由我們自身所種下,或者是我們這一輩子所要修的「業」。
其中快到結尾的時候,主角還是不顧一切的只為救對方的性命。那時,你才會感悟到,每個人的這一生,都有它的使命在,而主角最後用他的行動,讓對方醒悟。
生命最終都將逝去,過多的貪嗔痴,或者說追求外在的榮耀,只會讓生命走向更危險,少了外在的束縛,向內心找尋更真的自我,放下懸念,放下雲煙。當你走到那一個境界的時候,你才會明白生命要的不是你獲得了多少,而是你給出了多少。
當你面對塵世間所有的「業」時,你更會感悟到,這世界沒有所謂的黑白分明,只有想像的固執,「灰色地帶」才是生命中的主體,而你要怎麼面對,一切的最初,都是我們要修的「業」,同樣,沒有所謂好或壞,只有怎麼去感悟你的內心。
醒悟的那天,你會發現許多的人、事、物,這一切都是虛無。也許,當你再度回首的那一瞬間,你才會明白,那種無條件的愛,那種奉獻給予的精神,你所種下的善因,會陪你走好每一天。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