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1,288 字 | 建議閱讀時間 1 分鐘
如果一個政權擁有兩套不同的制度,那意味著是什麼?是為了發展多元化?還是為了讓效率最大化。如果以具體的時間場景,讓時間回到16、17世紀西方對外殖民的過程中,來進一步探討為什麼必須要用另一種制度來對殖民地。又或者說,為什麼是以主權的形式逼迫當地的被殖民者。
其中關鍵原因在於,資源效率的轉化。
過去棉花在亞洲、南亞、中美洲等地方的發展侷限在當地的環境,使得產品的生產被應用在當地。但對於外來殖民者,要強化對內部的資源,也就是讓棉質產品的輸出最大化,就必須打破這樣的多極化的發展,轉向為單極一強的主權型態。
這時就會在同樣的帝國下,擁有兩套不同的制度,一套是對「裡」包含有法律、制度、規範等,一套則是「外」有基本規範,但與「裡」制度相比,它更趨向是為了讓利益最大化而產生的制度。
換句話說,對外部殖民地來看,如果同樣用殖民國家的「裡」制度,不僅會造成殖民成本的提高,溝通成本的增加,更是讓治理變得更麻煩。例如當時英國在香港殖民時,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費,於是把交易關稅調降成零,這樣不僅省去了增收關稅中的成本開銷,更間接觸使得走私貿易降為零,以及在沿海布防成本費用省去。
另一方面,對於被殖民地來講,要使商品可以有效運送到宗主國,就必須壟斷當地生產與交易商,獨立出來商業公司來掌管這一切的治理,也就是後來荷蘭與英國相繼在成立東印度公司的開端。
其中背後的意涵就是為了要讓資源、運輸可以被有效化,為了符合前者的條件,如果依照宗主國的律法,就會產生衝突,為了要保障殖民地的利益,還是要換取殖民者的利益。
最後為了讓資源可以被效率化的使用,使被殖民者來說破壞了過往多極化世界的發展,但這也促使各大洲之間有了所謂的全球貿易的網絡。
比如說,在印度所種植的棉花,被運送到東南亞加工製成,或者是換取交易的貨物,與非洲國家作為奴隸交換的物品,進一步把獲取的奴隸轉送到中美洲,再以中美洲所開採的白銀、黃金運送到中國交易茶葉。
因為商品上的需要,強化了殖民國家對於被殖民者的資源,第一次加入到全球滑的貿易網絡中。可以說,資本主義的興盛,它背後的動力,來自於殖民國家的需求,這些需求則是來自於稀缺的物資,為了使稀缺變大眾化商品,資源的重新分配與調動,就成了必然的發展。
在那個全球貨幣還沒有一致性的交易系統時,貨物,或者說商品,成了彼此認知價值的依據,這些價值的判斷,則來自於需求的判斷。這也讓我理解到這本書為什麼被稱為「棉花帝國」其中的意涵就在於說,一項商品能夠被轉化成有價值,背後必須使人類生存過程中的必需品。
幾千年前,人類為了保暖只能透過,獵取動物的毛皮來當作禦寒的衣物,直到有些人類發現這種作物也可以製作成禦寒的衣物時,它就變成一種必要性的生活用品。
資本主義的出現,更促使普遍商品的需求得到最大化的使用,更具體來說,如果需要這些商品的國家,自身沒有生產的條件,資本市場,就是藉由資源的調動,讓商品得以實現效益化。
但是,在實現的過程中,什麼被犧牲?什麼被替代?或者說,為了讓當這項商品得以在全球的貿易網絡中,是因為那些因素,得以成就為全球化市場中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