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0日 星期六

284|生命與生命之間是沒有客觀的可比性,只有主觀的認知差異



共計 1,697 字 | 建議閱讀時間 4 分鐘

這世上,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因為生命與生命之間,是沒有可比性的。每個人對於成功、自由、家庭、健康、精彩的人生,幸福的家庭等,會因為在不同的成長環境,擁有不同的觀點與看法。

之前有位羅馬尼亞的攝影師Paulina Tikunova走遍了37個國家,記錄下各種不同國家的女子鏡頭。以「The Atlas of Beauty」為名,為我們展現出每個人獨特的美。

從那些照片中你會發現到,這世界上有很多種美,也許不是所有的美都認同,但那並不代表那就不美。更準確地來說,就是因為這世界對於美的有所差異,才更能體現出每個美的樣貌。

換句話說,世上的每個人之所以獨一無二,就是因為我們的價值觀的不同,使我們對於生命中所關心的重心不同。

這種不同的認知差異,也決定各種不同的行為判斷,最終影響成為不同的人生結果。

但有時,失控的價值觀,反而會帶給我們非常大的損失

01價值觀的善良天使


在《做最好的自己》裡面,李開復提到:「一個沒有良好價值觀,沒有正確態度的學生,即使進了知名大學,他的成功概率也一定是零。」

這就好比學歷跟文化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擁有高學歷,並不代表有好的文化;低學歷,也並不意味著沒有高文化。

這種文化的核心,就源自於我們自身的價值觀所決定的。

例如,在相聚於同學會上時,有一位同學說的內容總是抱怨、各種不滿。剛開始會覺得還好,但久了會發現,是這個人的價值觀有問題。總是會覺得別人對他的好是應該的,所以只要有一點不順,就開始抱怨,以至於沒有人願意跟他繼續往來。

所以,為什麼我們會關注那些成功的人士,就是因為在他們身上擁有許多正面性質的價值觀。幫助我們在面對相同情境時,能夠更準確地做出相對應的判斷,例如當在《灌籃高手》安西教練說:「你現在放棄,比賽就提前結束了。」傳達說,即便是最壞的情況,也要能夠清晰的理解,我們的最終目標,不要因為眼前的風雨就擋住了我們的行動。

02你的價值觀,會影響你的選擇方式


然而,價值觀的養成並不是一個一蹴可幾的結果,它是需要一個演進的過程。就比如當我們要改變一個已經很熟悉的習慣時,嘗試改變,一開始會覺得很不習慣會有很大的阻力,但是,隨著時間當新的行為模式產生,就會連同產生出新的習慣。

或者說,當組織進行變革的時候,不是領導者登高一呼,講述完我們要做什麼後,就會達到變革的成效。變革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而不是一次性的事件就可以達成。

換言之,一個人的價值觀決定了想法,,想法決定了他的選擇,選擇決定了行動,行動決定了命運。

價值觀養成除了時間,在單點上不斷的灌輸同樣理念,還有一個面向,那就是廣度,也就是你的認知格局視野。

例如當讀完《雨啊,請你到非洲》讓我感知到,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需要幫助的人,他們正面臨飢餓以及死亡的邊緣。從他們的故事,讓我對生命有更深的感觸,同樣是生命,卻因為出生在不同的地方,擁有不同的命運。

因為理解世界的格局不同,更會由內而外對接觸到的每一件事物,更多的一層看待世界的眼光,也就是盡我所能,在這世界上做出最大的生命貢獻。


03生命與生命的可比性


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沒有所謂的絕對主觀的概念,只有相對客觀的認同。即便是擁有相同的價值觀與認知,會因為環境、見識、格局思想上的不同,產生出不同的行為模式。

但最終,這些迥異的行為模式,還是會因相同的價值觀而走上同一條路。這也就是為什麼要與比你優秀的人再一起,你才能在耳濡目染之下,體驗見識到這些牛人在看待一件事情的格局、眼界以及行為處理的模式是什麼。

與其說人與人之間是這樣分出高低層次,不如說是在各種不同維度上的競爭,隨著你的維度的不同,人與人之間的可比性就無法區別。

因為,你以為的終點,也許只是別人的起點。

所以,當有人常常拿跟別人比較時,其實,是這個人只看得到自己的沒有。在親子關係中,父母教導孩子時,可以有兩種眼光來看孩子,一種是你怎麼不向其他孩子那樣優秀;另一種是你擁有這種獨特的天賦。

這兩種觀點的差異就在於,一種是只關注孩子的缺失,另一種則是關注孩子擁有的價值。而後者的家庭教養出來的孩子,往往會更有自信、相信自己的可能。

同樣,人與人之間是沒有可比性的,有的,也只有你建構出來的枷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