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0日 星期一

386|《HR+三支柱》(1)組織效率再提升:人力資源轉型再分工


共計 2,446  | 建議閱讀時間 2 分鐘

當組織規模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內部的人也逐漸變得愈來愈失控,這種所謂的失控,就是指得是在溝通與精神價值觀的失控,人一多,很容易讓團隊裡的聽不見真正重要的聲音,這也是領導者要面對的事情。

《組織能力的楊三角》中有個觀點說道,組織能力源自於團隊個人的能力,這也說明到一件事實,團隊成員的綜合能力侷限,是組織發展的侷限。

如果沒有持續讓團隊成員有持續學習與成長的空間,等同讓組織在競爭環境中,給更優秀的隊伍給超越甚至是擊垮。如同達爾文所提到:「能夠生存下來的物種,並不是那些最強壯的,也不是那些最聰明的,而是那些對變化作出快速反應的。」

最環境做出最快速變化,就已成團隊能否持續成功的關鍵。

從上面兩個層面的分析,其一,組織愈大,當初的文化精神與價值觀將難以船達;其二,個人能力的不成長與停止學習,是對個人乃至團隊持續進步的一到難以跨越的鴻溝。

這兩點也是我們再發揮「人」這個價值最重要的面向,也是人力資源部的價值創造。依據此價值鏈的串聯,從個人與組織能力來看,人力資源本身會更聚焦在三個層面:

人才:高度個人能力
文化:高度組織能力
領導力:高度個人能力與高度組織能力

換言之,人力資源的角色,或者說是部門的效益,必須回到根本,發揮人的價值,從個人到組織,以及文化制度上的相輔相成。

其實在讀這的時候也會提出個問題,有些企業本身規模就不大,就會讓人懷疑說,人力資源的發展,比不上業務績效來的實際。

這就會牽扯到一個問題,究竟是人力資源部發展出價值鏈,還是這個價值鏈是融合在業務裡。

01存在的目的


任何企業的存在都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賺錢。沒有賺錢,連生存都過不下去的時候,有時連理智都會喪失掉。

這也說明,人力資源部的價值鏈,必須融合在業務發展鏈上。一但從各自的角度出發,衝突就會是必然存在。

是否,因為無業績或是有直接實質性的創造,就必須把主動權讓渡給其他單位。

這就會牽涉到企業文化或是說企業領導者本身的觀點與價值觀,依據前面敘述到此,基本上會延伸出兩個議題:

第一,該由誰來擔任
第二,注重層面為何者

然而,這兩個議題背後,都必須從一個核心觀點來看,那就是企業戰略。


02一般事務走向戰略布局


所有決策的行動與否,最終的決定權,往往都只留在管理層中。換言之,如果負責人沒有管理層的人員,就會變成上層說要往線上發展人才招募,而執行單位則是有自己主張要從線下來做來人招聘,彼此行動上的溝通不一致。

另一方面,任何組織的領導者,他所在乎的都是,做這件事情的效益,產出以及實際的回報,回收比率是多少時間等,都是那些最具體的產出結果。

但對於個人能力的發展與組織文化等項目都是需要時間,或是說長時間下來才會看到點成果。這邊也就是在人力資源在整個轉型上的關鍵,如何讓人看出你的價值與成果。

這也是HR三支柱基本的底層邏輯,過往都只會認為,人力資源部就是在選、育、用、留上來做職能的發展。因為會擁有這樣思考維度的人,往往都只是認為「人」的價值在於業務績效後,因而不去重視或是維持基本生存單位而已。

但近年來,隨著中國企業邁向國際市場,面對的不在只是單一市場的布局,而是全球化市場的競爭中,人才,就必然會是未來組織爭相競爭的決勝點。

可以說,人力資源的轉型與創新,已經出現一條清晰的道路,「成為企業戰略的一環」。


03分工再進化


為了要實踐落地,要成為企業戰略一環,人力資源者本身就必須要先有所成長,這邊指的成長,就是心智與思考層級的再提升。

提升前,就必須要有清晰的目標,那就是,該用什麼樣的身分成為未來所需要的角色。

人力資源管理大師戴維·尤里奇(Dave Ulrich)就曾對未來人力資源管理者需要具備的四種角色做了分析,分別是:

戰略夥伴:協助企業戰略落地
變革先鋒:組織結構、文化轉型升級
效率專家:高效率的流程與資源合作平台
員工後盾:員工忠誠與專業能力提升

如果真的能夠實踐落實做到以上四點,基本上很難有哪種人力資源管理模式,能夠把這四種角色模型都扮演好。最後所導致的結過會是,一位HR必須扮演多個角色,最終什麼角色也沒有扮演好。

所以,人力資源管理的轉型,從角色上的模型構建雖然描繪出完美的願景,但卻也是一個難以達成的夢想。

直到後來IBM基於這樣的理想與架構,逐一地把這些項目與職能開始劃分,並提出HR三支柱模型。

也就是將人力資源的部分劃分為三類型:

專家中心:協助高層與決策層制定出正確的戰略
人力資源業務夥伴:利用你所掌握的專業知識、經驗來輔助一線業務負責人對組織、團隊與人才管理。
共享服務中心:為組織提供一體化、數據化、自動化的HR平台

這三支柱都分別呼應到前面四種角色的任務分工,這也代表,在人力資源這樣的框架下,是需要有再次分工專業化的職責劃分。

如同亞當‧斯密《國富論》中提到的重要概念:「分工是促進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

要提升人力資源效能,分工就是必然。但同時也會產生出一個問題:「不是所有企業都有能力可以做到這樣。」

書中所舉例的案例都是騰訊、華為、阿里巴巴等大型企業,對於中小型企業來說,存在人力資源部都可能是個甜蜜的負擔,負擔不起。

其實思考到這一直都有這疑惑在,但後來才想通一件事,即便沒有能力發展出像鵬訊、阿里、華為那些企業規模的人力資源部門。但是對企業領導者來說,如果沒有這樣的認知概念,你的企業遲早會受限於人才的能力,而有所限制。

只憑藉沒有人就招人進來的想法,沒有對企業發展做出人才布局的概念,遲早會更符合時代,透過移動互聯網的技術與人工智能的輔助,超越你過往的成功。

後續會針對三支柱下的核心概念進一步解析,並找出其他可能替代或延伸的可能性,並串聯起整個企業網絡的效益來作為解析。

總結後會發現,整個模型的升級,都有著相同的思路,如何透過人資模型的轉換,讓組織效率再提升。

要提升效率,就回到最初提到的「個人能力」與「組織能力」之間,藉由不同的層面:戰略、流程、學習發展的角度來作為逐一提升。

然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下,也隱藏了很多我們不知道的問題,當我們認為的效率提升,就真的是提升,又或者每個單獨個體本身都已經知道要怎麼提升自我。我們做的也許只是多做一次白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