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879 字 | 建議閱讀時間 2 分鐘
團隊的存在,可以讓平凡的人完成不平凡的事情。但是,並不是所有人群的分工協作都可以稱得上團隊。
如果只是所有人各自在自己的職位上完成事項,最後把各自的成果集合在一起,這頂多只能稱得上是「工作小組」。
所謂的團隊,就如同一支球隊一樣,能夠互相支援、協助並且在調動所有人只為完成目標。這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團隊是每個人願意多付出一點,並且為了我們共同的目標所精進。
如果只是各自完成各職務上的事項,只能算的是上是一個又一個的個體所組成的群體。
對於團隊本身,擁有好的團隊,就代表能夠基業長青嗎?在《對手偷不走的優勢》中讓我理解到,所謂成功的團隊,未必會有好的策略、行銷或科技;與此同時,他更具備「健康」的素質。
這裡所指得「健康」代表團隊溝通透明、沒有內部矛盾或者是不清楚的事情,也就是內部的健康。例如你有兩個家庭,一個家庭有非常多的資源,但是父母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所以只能請教練來指導,在孩子的心裡留下一個空位;另一個家庭即便沒有太多的資源,但是父母經常的陪伴,讓孩子擁有完整且富足的心靈。
如果要你選擇,你會更願意投注在哪個孩子的未來。
同理,一個健康的組織,並不是說擁有多少資源、多強的策略規劃,如果內部的溝通協調不透明、組織鬥爭非常激烈,即便有再好的條件,也無法與一個健康且透明有效率的團隊來持續競爭。
過去,常會認為只要擁有好的競爭策略、強大的行銷計畫,以及堅強的技術,就能永保企業持續長青。
但卻忽略了另一個關鍵,那就是團隊內部的「健康」狀況。如果團隊裡無法達成良好溝通,讓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就如同一又一個的工作小組。
可是,即便理解團隊內部健康的層面後,還是很難用量化的指標來檢視。因為不管事行銷、策略或者技術,都可以用一定的數據指標來做為成果檢視,相對於團隊內部的狀況,卻很難用明確的指標來檢視。例如領導力、團隊合作、溝通或者是會議等。
這也是在考驗領導者的格局與視野,檢視團隊的層面,不只要關注那些可以看見的部分,也必須知道那些看不見的。往往那些看不見的因素,是決定團隊是否持續成長的關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