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4日 星期五

261|侷限你的,只有你的想法


彼得聖吉在《第五項修練》中說:「心智模式是深植於我們心中,關於我們自己、別人、組織以及世界每個層面的形象、假設和故事。」可以說心智模式決定了我們怎麼看這世界。

在今天這個變化多端的時代,其實我們最大的危險不是外界的壓力與競爭,而是我們內心的思維模式。

你所看到的每一個人都是由他所認知的世界所建構出來的,這些模式最終決定我們看到什麼、感受到什麼,如何思考以及最終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如同你手裡擁有槌子,你看什麼東西都會是釘子;每一項思維模式,都是對這個世界產生更多維度的看見。

01頂尖人才的心智思維


有人說優秀是一種習慣,但更準確地說,優秀是來自一套心智思維。

舉例來說,同樣是面對同一份工作,我們可以將所有人分為兩種:

第一種人心裡想的是能對工作作貢獻什麼
第二種人心理想的是能從工作得到什麼

我們能看到這兩者的世界,從最初的假設不同,即使是在最初條件相符下,兩種心態最終將產生完全不同的生命旅程。

就好比,生命中如何獲得幸福,是從我為自己生命幸福負責,所以,即使在先天條件不利的環境下,透過個人主動去爭取,創造、改變生命的既定,結局將會與原本的環境所產生的認知大不相同。

相對而,另一種心智思維是自己的幸福,是因為有了什麼才能達到,所以在沒有到達前,都是不幸的。也就容易產生一種情緒,就是當遇到不順遂的時候,把精力都集中在當下的那個點上。

其實,所謂的幸福人生,最終的影響者,都是來自於自己,沒有誰能為自己的幸福負責。當理解這一層涵義後,即使碰到外界的環境、條件再糟糕,都會把這種情緒,看做成挑戰的原動力,自然就會更加努力,更加踏實地走完每一步。

02什麼樣的人靠得住,值得信賴


有時候會看到,如何十分鐘讀完一本書,如何在一年讀完100本書。當我們愈是浮躁、愈是急於求成,反而會忘了怎麼踏實地走過每一步。

如同我們聽了一場成功學的講座,當下聽了非常激動,感慨萬千,但回到家後,卻像是什麼也沒有改變。這就牽涉到另一個話題,怎麼去辨識出一個人值不值得信任,或產生後續的合作,關鍵就在於一個人說的話是否有建設性。

想法,每個人都會都,就像你問十個經濟學家問題,你會得到十一個解答,但那些解答才是值得信賴與相信的。往往不是講得最好的,而是最符合個人當下需求的實際方案,換言之,如果一個人很會講,但所說的話你無法去實踐,那就像給雞湯卻沒給湯匙一樣。

我們所聽的成功學會激勵,那是因為它所呈現出來的思維心態,只給了狀態可是卻沒有邏輯性,這就是我們容易忽略所謂成功背後的心智模式,如果沒有講我們還是不會有行動。

所以,當我們聽到成功者的心智模式時,必須要明白,這些思維背後的心智模式。從心智模式上來改變心態,最終我們心態將引領我們選擇什麼樣的行為。

當學習到一定層度,會發現很多東西都是互通的,各個概念能夠彼此互相連結,也就說,只是內容不同,但整套邏輯都是互有相通。而真正決定一個人是否信賴,從對方說的話當中就可以略知一二,一件事情,能夠從不同維度、視角來串聯起整個心智模式。


03侷限我們的底層邏輯


如果沒讀過《槍砲、病菌與鋼鐵》就不會知道國家與國家間為什麼會興盛的原因,但當你讀完《國家為什麼會失敗》又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國與國之間的差異,這是讓我打開對另一個維度的視角。

兩者都有其背後的邏輯推導,以及實際的案例事實都各有各的好。其實讀到最後會發現,當我們能夠用愈多概念、知識架構來面對一件事情時,就等於是我們手上擁有好幾樣工具。

當你只有二元思維,對錯是非的答案時,你所有的可能都將被二元思維所侷限。如果學會換位思考、跳脫框架,就等於獲得另一項武器,可以從更多元的角度來審視我們的處理方式。

所以,面對外界變化,內心的心智模式就必須改變,因為這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而要能不斷改變適應的前提,首先,我們的心智思維與模式都將要不斷的升級,才能因應這樣的環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