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熟的人有什麼樣的特徵?他們的特徵很多,但是有個通病就是整天都在想「我要……」
全然不顧自己其實一無所有。
相對於另一種人,因為認清有所不足,於是用一種「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也就是交換。
第一節,決定國家發展速度與貧富的差別
讀完《槍砲、病菌與鋼鐵》後會理解到,世界各大洲有的文明會興盛,有的則是無法發展起來,作者發現這跟歐亞大陸的地理條件有關。
美洲大陸跟非洲大陸的地理型態有一個特徵,那就是南北向,而歐亞大陸則是呈現東西向。這種先天上的發展就決定了文化上的優勢,從南北向來看,溫度上的差異,橫跨的範圍廣大,以至於你這邊可以種植的作物,到我這邊未必能夠種植的出來,因為緯度上的差異太大;相對於東西向歐亞大陸,整格人類文明的發展都集中在相對的緯度上,也就是東方可以種植的作物,到西方也能種植,因為緯度的差異並不大,這也就讓人們的交流作物能夠更為頻繁。
另外除了緯度,還有一個阻礙美洲大陸與非洲大陸文明的發展,就是地理屏障,美洲大陸在中美洲呈現狹長型,加墨西哥沙漠阻礙人類往北美的連結;同樣,在非洲則是有撒哈拉沙漠阻礙了南北的文明貿易。
但這又會有疑問,中國西北有戈壁沙漠,連結至南亞也有喜馬拉雅山擋住,憑什麼歐亞大陸就可以克服。還是要回到上述的觀點,就是各地氣候差異大,導致人們交流的也就更少。
這本書有一個核心概念,那就是促使人類文明的發展,源自於「交流」。
第二節,個人投入的參與
心理學勒溫曾做過一個實驗,他把一群家政課程分為兩類組,一組是聽課組,由著名的營養師給大家講內臟的營養價值如何等內容。另一組是討論組,就是組織大家共同討論:動物內臟做什麼飯菜好吃。
結果,聽課組是否只有百分之三的人回去買了動物內臟做菜,而討論組的比例高達百分之三十二。
這兩組的不同之處在於,討論組讓大家參予進來,因為參與了,所以行為改變的效果是沒有參與感的十倍。
個人因為擁有參與,把自身的經驗作為交換,並從中獲得的是其他見解,以及更多方法技巧。交換的本質,除了實體上的物質,也可以是個人經驗、知識與智慧的相互交流。
當這種交流愈是頻繁,就愈能產生出強連結,從原本「我要」聽這堂課,轉變成「我有」什麼東西可以給予到這堂課程中。
第三節,交換的本質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文明進步,起源於各民族間的反覆交流,所謂強連結。從個體角度來審視個人的收穫,源自於參與以及投入,創造個人與事件的強連結。
可以發現到這種交流,都是以一種我所擁有,所以可以做為交換、參與以及創造。換句話說,這種視角從我要,轉化為我有。
例如,前美國總統甘迺迪說:「不要問國家可以為你做什麼,你應該要問自己可以為國家做什麼」。或者是《優秀到不能被忽視》都提到個人優秀原因不再於我希望獲得什麼,而是能從我能提供創造什麼樣的價值,這種思想上的差異,導致我們內驅的行為動力來源將有所不同。
前者是以外界的反應來做為動力,後者則是內在的共給給予動力。
我們從一生下來本來就是一無所有,而是後來透過各種方式、努力、勤奮等換取我們所要的東西。
宏觀文明角度的交換,就是源自各民族間擁有的科技、思想、文化等,來作為各國之間的交流,這一切都是前人所積累下來的成果,最終換取個人的所得,個人的參與感就是從自身過往的經驗來反推現在所能給予的反饋,進而強化對事物的認同感,並產生積極性。
然而,如果一昧的從「我要」的角度來出發,只會不斷增加這種欲望。可以說,大多數人之所欲會浮躁,就是因為他們沒有積累。明朝茶葉貿易導致對西方世界的貿易逆差,源自於沒有足夠好的產品可以作為交換,直到清朝時西方透過鴉片來換取這樣的交易平衡。
大至國家、小至個人,交流的產生,是因為我們有對方所需要的,創造需求是一項。然而,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否知道,自己能擁有什麼能給對方作為交換的。
當我們想到「我要什麼」的時候,換個角度思考,「我有什麼」,並針對這些不足的,踏實耕耘,讓我們擁有足夠的資本去作為交換。如同《窮查理寶典》裡面提到:「當你要想要得到某樣東西,就是讓自己配得上它。」
結語
組織在招募人的時候,同樣可以用這種角度來審視,我們公司所擁有,以及對方所擁有,在過程中開始交換。
《聯盟世代》裡面就提到,未來組織能否持續創造人才,就必須從面談人才的交換利益為出發考量。考量的點有兩種,第一,個人進入到公司能為公司做出什麼樣的業績,換句話說,你能為這組織做出什麼貢獻;第二,針對個人的生涯發展,你期望自己在這邊收穫到什麼,具體說,你希望你來開這組織後,你期望成為什麼樣的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