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產業的定義,會決定你的規模會做到多大。就如同先前提到,你管理十個人,與管理一千個人和一億人的不同,會決定你的眼光與格局。
就例如鐵路產業把自己定位在鐵路上,即使有成長,也會隨著其他的產業跟進如航空、汽車等其他來分食了產業利潤。這是因為我們當下的定位,會決定了我們所看的事情。所以,企業整個發展也就在這一領域,但如果最初定位在運輸產業時,整個思維與格局就不僅現在鐵路上,更會跳脫既有產業中,找尋其他的發產類別。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未來,你的競爭對手往往不是同產業,而是別的產業來爭,如Uber、Airbnb等有網路跨界走向了運輸與旅遊業。
然而,在這過程中,究竟是什麼樣的思維,讓我們只看到眼前,而忽略了長期的格局,主要有四種,從人數、主商、數量、單一等四個面向因素,而這些的共同觀點就是,對於發展的產業、產品或服務,有著堅定不移地相信,認為現在的好也就是未來的好,漸漸的就忽略了其他發展的可能。
這樣的觀點對於我們來擬定行銷策略時,更需要注意到,不能因為當下的好就覺得沒有問題,往往大問題都是一點一點的小問題所累積而成的。就如星巴克執行長霍華‧舒茲曾說到:「修屋頂的最好時間,就要在晴天的時候。」每個組織策略的轉變與調整,都必須在企業最好的時候,因為當面對問題時往往是已經走到窮途末路的時候。
從這一點我們的行銷策略的未來,不該只注重短期的行銷效果,更要放遠長期的布局,以及發展的策略趨勢,讓企業發展能夠長保基業長青。
1
目標錯誤,注定失敗
每個主要產業,都曾經是成長的產業。但目前正在成長浪頭上的一些產業,已經陷入衰退的陰影之中。另外有一些大家視為成熟的產業,實際上已經停止成長了。無論是哪一種情況,成長面臨威脅、減緩或停止的原因,都不是因為市場飽和,而是因為管理不善。
從過去分析來看,應該為此負責的,正是那些負責廣大目標與政策的高階主管。
過去鐵路公司停止成長,並不是因為乘客和貨物的運輸量衰退。當時,這兩者的需求是成長的。今日鐵路公司陷入困境,並不是因為其他行業(汽車、貨車、飛機)滿足了客戶、運貨的需求。鐵路公司任由其他公司搶走顧客,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屬於鐵路業,而不是運輸業。他們會對自己的業務範圍界定錯誤,是因為他們以鐵路為導向,而不是以運輸為導向;以產品為導向,而不是顧客為導向。
又例如電影曾被電視所淘汰掉,但這並不是因為電視大舉入侵,而是因為他們自己目光短淺。對自己的事業範圍界定錯誤,以為自己做的是電影事業,其實是娛樂業。「電影」是一種具體、有限產品,讓電影公司產生不切實際的自滿,從一開始就把電視當成威脅。這也就代表著我們是以產品為導向還是顧客為導向。
2
不缺商機,只缺膽識
有些人可能會說,拿這些產業來對照會有瑕疵,因為本身的成長機會就比較多,但這樣的觀點就表示,我們用什麼樣的眼光來看事情,如果用狹隘的方式來定義產業、產品,或是一組專業知識,造成它提早趨於成熟。
所以,讓我們走上窮途末路的主要因素,就在於缺乏各種創意與技巧生存,以及缺少滿足大眾需求的意志。
3
成長光環的陰影
在過去所謂的成長產業,是有組織、善於經營的企業,會創造並充分利用成長商機。以為自身會自然而然的成長,必定會陷入停滯的狀態。
每個已消逝或沒落中的「成長」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都展現了自欺的循環:大肆擴張後,默默地衰敗。總結情況可分為四種:
●相信只要人口愈來愈多、愈來愈富足,市場一定會成長
●相信該產業的主要商品,沒有具競爭力的其他產品可以取代
●過度相信大量生產,認為隨著產量提升,單位成本快速下降,就會帶來優勢
●專注在一項產品,而這產品需要審慎的科學實驗、改良和降低生產成本
1.人口迷思
每個產業都堅信,人口愈多,浴室富裕,企業就一定能獲利,這個信念降低大家對未來的憂慮。如果消費者愈多,也向你購買愈多產品或服務,你就能更放心地面對未來,不必擔心市場會萎縮。
市場持續擴大,製造商就不必費心思或發揮創意。如果思考是對某個問題的理智回應,沒有問題時就不必思考。如果你的產品有個會自動成長的市場,你就不會費心思考如何擴大市場。
接著這些產業會相信,人口增加所帶來許多的好處,各家公司的產品也就會差不多,而且似乎沒有具競爭性的產品,足以取代這些一般性的產品。這種產業的特質是,各家公司都在設法改善本身的產品,以勝過對手。
換句話說,最終改善的方向朝著效率面,而不在於改善這種一般性產品或行銷。此外,也就會形成主要產品一直採用最狹隘的定義。
2.誤信產品不可或缺
在深信沒有任何具競爭力的產品,足以取代他們的主要產品,但我們要知道,所有產業的成長,都是靠著其他產業的創新與發展。
所以這種現象的重點是,任何產品都無法保證不回被淘汰。如果公司沒有研究出新產品來淘汰自家既有的產品,別家公司也會淘汰它。
一家公司要走運的最好辦法,就是自行製造好運。這就需要懂得事業成功的因素,但大規模生產,卻是妨礙公司瞭解這一點。
3.生產壓力
大規模生產的產業,受到一種要盡量生產最多產品的強大驅力推動。產量增加時,單位成本可望急遽下降,大多數公司往往無法抗拒這一點。由於獲利可能性看起來很吸引人,公司所有的努力都集中在生產上,結果忽略了行銷。
事實上,情況正好相反,產量這麼大,所有努力便都集中在產品銷售上,就導致大規模生產確實讓企業確實感受到必須賣掉產品的強大壓力,但他們通常強調的是銷售,不是行銷。行銷是更精密、複雜的過程,卻被忽略。
行銷與銷售不僅在語意上有差別,實質上也有差異。銷售著重賣方的需求,行銷則是重買方的需求。銷售專注在賣方的需求,以便把產品轉變成現金;行銷則是提供產品,以及創造、交付、消費那個產品有關的一整套事情,來滿足顧客的需求。
在某些產業,全面大規模生產的吸引力非常強烈,因此,高層主管會告訴銷售部門說:「你們只管賣,獲利問題由我們來操心。」相形之下,有心做好行銷的公司,會試圖創造有價值的貨品和服務,而且是消費者會想購買的東西。它銷售的不僅是一般性的產品或服務,還包括顧客如何取得產品,以什麼形式、何時、在什麼情況下頷時麼買賣條件下,讓顧客取得產品。最重要的是,它銷售的貨品不由賣方決定,而是買方決定。換句話說,賣方經由行銷活動,了解買方的需求,然後據此創造產品,而反過來進行的,就不是行銷。
4.產品侷限性
以為單位成本帶來的獲利相當誘人,這可能是最嚴重的自欺態度,足以傷害公司。尤其對「成長」公司更是不利,因為表面上看來,需求似乎一定會成長,這類公司便不構重視行銷與顧客。
這種只關注所謂「具體事務」的狹隘心態,通常會導致產業衰退,而不是成長:這通常意味著產品未能因應許多情況而調整,包括:消費者需求與口味的形態不斷變化:改良後的新行銷制度與方法:競爭或互補產業的產品開發。產業一心只關注自己的產品,以致沒有發現它正逐漸被淘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