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2,168 字 | 建議閱讀時間 2 分
當你餵草給團隊,你會養出一批綿羊
當你餵肉給團隊,你會養出一批狼群
同樣的,我們給什麼樣的訊息,就會引出什麼樣的群體,你要相信任何文字都有它的力量存在。當你所傳遞的訊息是正向,那些相同力量的文字,也會逐漸的與你同行。生命會因為你常用什麼樣的語言,使得你未來的人生也會產生不同的行為與結果。
但是,當你想吸引某一種群體時,你要了解的並不是他們表面上說喜歡什麼,而是在什麼樣的情境下,人們才會有你身上所有的條件。
因為訊息太有針對性,反而無法找出真正的想要。如同人們突然會想搜尋麥當勞,並不是因為本身想要吃,真正的理由是因為到了吃飯的時間,所以想收尋菜單,核心的需求來自於吃飯時間的情境。
訊息氾濫的時代,任何訊息的出現,已經很難再讓用戶感覺到你的貼心,反而會成為一種資訊負擔。除非訊息接受者認同或是在某群體的關係網絡中,這種訊息才有可能成為被接受。不然大部分的情況下,你所給出的訊息,只不過是一個無效的廣告。
例如,當你進入到一個網路頁面時,這時突然整個畫面出現廣告頁面,絕大多數人的直覺反應是,找出關掉廣告的叉叉鈕。
這種情況,也是我們最常見的廣告,很有效的出現在用戶的面前,卻無法讓用戶接受,這種廣告等同於把錢拿去水裡丟。
你的目標族群,真的會因為看到廣告後,突然想到原來他有這個需求嗎。真正的需求,不是瞬間的資訊給予,而是用戶在某種情境下的感動,所衍伸出來想要的感覺。
所以,行銷不是給出關鍵訊息就好,還要能夠創造出「情境」。
也就是說,未來行銷需要具備的,不只是給出訊息,還要能夠說出一個「好故事」。
01你會說故事嗎?
你一定會記得一些孩童時所記得童話故事,像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某某地方,某某人,做了什麼事情,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劇情。但是,你為什麼還會記住大概的故事內容,原因在於,你都曾經把裡面的主角經歷轉換到你的身上,也就是說,你在讀故事的同時,好像你感同身受地感覺到這段經歷。
故事,是遠古時期人與人之間最好的訊息傳遞方式,那時沒有文字,沒有可以提供紀錄的方式,但是透過圖畫來描述彼此之間的訊息,透過圖像的解讀,把一段又一段的故事串聯成文明的基礎。
此時,人類進入到互聯網時代,潛藏在人類的交流模式卻從來未曾泯滅。我們只是多了一種新工具、新技術、新的方式來呈現出我們所要傳遞的訊息。
在眾多訊息的傳遞中,最有效以及最能夠讓人記住的就屬於,你怎麼說。當我們看到四格漫畫的圖片時,就會不自覺得想要知道發生了什麼,即便你根本沒有興趣。
所以,知道故事,那麼怎麼說出一則好的故事?
02怎麼說好故事?
社群的本質,是創造出人交流的環境。你為什麼會想上社群軟體,答案就在於,你想要了解,大家都在做什麼?都在交流什麼?如果一個社群軟體裡面連你一個認識的人都沒有,你會想去長期關注嗎?
答案是會,就代表裡面有個事情是你需要的,這個需要的不會只是實體的獲得,還包含了隱性的需求,例如,尊重、關注與社會歸屬感。
這意味著,人們在乎的是在群體中的表現,透過群體看見自己,知道現在身處的角色。更真實的是一種被群體綁架的從眾觀點,很多時候,那些常在社群上的人,其實是內心歸屬感不夠,所以從而以另一種媒介來填補這塊空缺。
所以,當你常看到常以情緒化字眼來換取人們的注意時,往往是因為在現實中找不到慰藉,從而轉向社群已藉此滿足心理上的安全感。
另一種情況是,人們會覺得自己的情緒無從釋放,當找到有人說出自己的心聲,或是心情時,往往就會開始關注。
整體來講我們可以預見的是,當你愈離不開這種關係,也就愈難讓自己找到自己,因為生命的驅動,從來都不是來自外界給予的,但可以是兩條線的共鳴。
說出一個好故事,就是要讓人們看到「心情」這種心情透過社群的傳播讓你感覺到,「嗯,這就是我現在的感覺。」
但光是說出感覺,遠遠還不夠,還缺少了一個過程,那種過程是「情境」的塑造,也就是所有故事的基本元素。
03內容你真的做對了嗎
如果內容設計只從為了推薦產品而推薦產品,這種效果等於是強迫推銷,如同突然出現的廣告頁面一般,人們恨不得找出那個關閉掉的按鈕。但問題來了,如果不能直接以產品推薦,人們接受的方式又會是什麼?
答案來自於,一次又一次再一次的出直拳,最後使出右鉤拳。
直拳的定義是,每次訊息都不是以交易結果為導向,是讓用戶感受到一種信念。相對於右鉤拳則是以交易為主的成交訊息。
換句話說,所有品牌的核心在於「理念」。可是連路邊攤的小販,都有他的理念,為什麼還是無法散撥出去。因為除了理念之外,更重要的還要有「理念催化劑」也就是透過什麼樣的載體來包裝理念。
這種理念才是所有內容的出發點,藉由故事從情境中創造出給用戶一種帶入感,讓人感覺這就是我所想的。
另一方面,故事如果只從單一的角度來構建品牌理念,疲乏就會成為必然。所以透過設計不同故事,讓每一個故事來述說品牌,也就從不同側面來說故事。讓用戶看到,感受到,品牌的全面性。
這個過程,必須要持續,因為你在做的不是說故事而已,你還是再與用戶建立關係,這是一種默契的培養,一種關係的連結。
如果你會關注某種社群內容,並且是長期關注,這代表在它的身上,你看到你所想要的特質,而不是內容本身。
因為人都是情感的物種,內容本身只是載體,更多的是來自於你在設計內容背後的情感。
如果你給團隊吃肉,會變成狼群,原因在於「我們要贏」。
決定我們餵食的內容,則來自於最初的理念是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