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2,193 字 | 建議閱讀時間 4 分鐘
寧可一思進,莫在一思停。一件事情重複做,只是天真的練習,那麼再多的練習,也不會有進步。一旦某個人的表現達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如果不繼續跨出舒適圈,能力將永遠停留在那。
例如,當我們把一件事情練習到你滿意的水平時,不論是開車、運動、或是烘焙料理,你可以很自然的表現出你的水平時,你也就不再進步了。
常常會有種誤區認為,繼續開車、練運動、烘焙料理,就是一種練習的形式,如果不停地做下去,自己就會更擅長。最明顯的例子,我們常會認為開車開了20年的司機,一定會比開了5年車的司機更擅長;教了20年書的老師,一定只會比教5年的老師能力更強。
但事實上現實並非如此,一旦人們認為現有的能力已經到達了一定水平可接受的程度時,當所做的事情沒有了挑戰,自然而然進入自動化的階段,再多的練習也不會有進步。
這就好比工作了20年,結果是用了第一年的能力,重複做了19年。如果沒有刻意的去提高能力極限,這些自然而然的能力會逐漸退化。
01有目的的練習
一件事情重複練習,只是反覆地做某件事,並且指望重複做就能提高表現與能力,這就是所謂天真的練習。
例如有位導師問一位學生說:「你每天練習一個小時的鋼琴,但是每次測驗的時候,成績總是不及格,這是為什麼?」
學生說:「我每天晚上都練習10次或者20次」
老師繼續問:「你彈對了多少次?」
學生:「我不知道可能只有一兩次。」
老師:「你怎麼練習的?」
學生:「我不知道,我只是埋頭的彈」
天真的練習,也就意味著埋頭幹,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明明很努力,卻還是一無所獲,就是因為我們總是在我們的舒適區裡練習。
有目的的練習,就是不斷嘗試跨出舒適區,不度向更高更未知的領域邁進。
02明確定義目標
訂定具體目標是幫助我們用實際量化的方式來檢視自己成長的模樣。例如當我們漫無目的的練習彈奏,無法與有目的性的彈奏來的成功。這種目的性可以是連續彈對5次,不犯任何錯誤。
有一則故事說到,一位鋼琴老師在開學時,每一周都會拿出一掌琴譜給大家練習彈。然後下周一檢驗。每當周一一到檢驗完後,老師又會再
如果沒有制定一項明確的目標,就無法有效判別練習的成功與否。目標是引導我們有效練習的方式,拆解目標,逐步的把小目標串聯成一個整體。
這些目標必須要具體、清楚到符合我們自身的能力極限,而不是一次就極限挑戰,最終會因為一直達不到目標而放棄。
03明確的練習反饋
每次的反饋,都會讓我們看到成長的可能性,從最初的練習,到最後的成果,如果沒有一種讓我們明確知道什麼地方的可能性時,就容易陷入感覺以良好的可能。
例如,當我們在練習時,沒有人給他提供任何的反饋,也就是說,沒有人聽練習時是否有彈錯的失誤,而這名學生也根本不知道哪練習時是不是出錯。即使再多的練習,都只能停留在同一個水平上。
不論你再怎麼努力,都需要反饋來準確辨別哪些方面的不足,以及這些不足要怎麼彌補。
在反饋的過程中,也可以辨別出一個人的未來,因為任何反饋,都是跨出舒適圈的開始,挑戰個人未知的能力與可能。
《高績效教練》中就提到個概念是,兩組研究對照,一組是學生做完一件事情後,老師什麼也沒說;另一組的老師則會提出反饋,哪裡可以調整。最後的生產與團隊氛圍,往往事前一組的績效指標高於後一組30-50%
04走出舒適區
對於任何練習,都有一個原則:如果你不跨出舒適區,便永遠無法進步。
如果彈奏一首曲子,用了30年,並且用相同的方式彈奏,但是只能說他用了十萬個小時練習,卻沒有彈得更好。
所謂走出舒適圈,就是不斷挑戰更高目標,或是用另一種方式來達成目標。其中的關鍵,都是把透過不同的方式,來創造出更高的產能。
成長的道路永遠不缺少困難,缺的往往來自於我們內心的相信。
有則故事這樣說:在開學的第一天,老師給學生一份樂譜。讓大家練習試試看。但是這份樂譜難度非常高,學生彈出許多的錯誤。
這時老師請他們回去好好練習,當學生練習後的第二周,老師又給出一份更難的樂譜。沒提上周的功課,而是讓學生繼續練習高難度的樂譜。
後來第三週,更難的樂譜又出現了,之後的幾周持續同樣的情況。學生每次在課堂上都被一份新的樂譜剋死,然後把它帶回去練習,接著再回到課堂上,重新面臨難上兩倍的譜,卻怎麼樣都追不上進度。
直到三個月後有位學生提出了疑問,為什麼要不斷地讓他得這麼做,老師沒有說話,他把第一周的樂譜給了這名學生,並且跟他說:「彈彈看」
結果,學生竟然可以把這首曲子彈奏的如此精湛,接著又拿出第二周的樂譜,這名學生仍表現出高超的技巧。
這時老師說「如果,讓你們表現最擅長的部份,可能到現在還練習最早的那份樂譜,不可能有現在這樣的程度。」
05練習最多時間的人
有目的的練習,並不意味著時間的積累不重要,它只是基本。
那些最傑出的人,都是在各自領域中練習花費最多時間的人。有分研究發現,從事音樂教育的學生花在小提琴上的練習時間是3420小時,而優秀的小提琴學生平均練習5301小時,那些最傑出的學生平均練習7401小時。
這些優異者,往往投入的時間更多更大。《異數》這本書中提到成為一個領域的高手需要1萬小時的積累。但是,這1萬小時是有幫助,真正實現成果的,還是要回歸到堅持不懈的練習。
可以這麼說,不存在什麼一萬小時定律,有的則是能否投入時間於此,並且不斷的刻意突破,嘗試用更高的標準來不斷練習。
時間是我們最珍貴的寶物,它的價值,全來自於我們怎麼使用它,同樣是練習,天真的練習與有目的的練習,就是普通人與高手間的區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