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2日 星期一

300|亢龍有悔:成功與衰敗,往往僅一線之隔


共計 2,574 字 | 建議閱讀時間 6 分鐘

這世上常有所謂的看得見與看不見的部份,那些看得見得常會被我們認為是成功的指標,例如看一家企業是否卓越,從財務、技術與人才等方面來檢視,但還有所謂看不見的部份,那就是一間企業的文化與價值觀。

這種看不見的,就會形成一種氣場,我們所認為、所感知的一切會有內而外向外擴展。這就好比馬雲曾提到:「看一個部門或者不好,走過去就可以感覺得出來。」

華特‧迪士尼也曾說:「一間樂園不是裡面的遊樂設備有多好,多華麗才會有歡樂,那都只是冷冰冰的物品,只有在裡面的人,才能帶來感動人心的溫度。」

同樣的,成功與否都不是來自於外在的事物,而是我們內心裡的心境。看完稻盛和夫《成功的要義》了解到,我們生而為人時,心理該具備什麼樣的心境,才是我們這一生的使命。


01世間萬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佛教中,對於人類與一切事物的本質有一個解釋:「山川草木,悉皆成佛。」它指得是不論是山、川、草、木都有佛性,世間上萬物森羅萬象,佛性自具足。就如同一沙一世界,世間一切,都有佛寄宿其中。

原本我們都應該一樣的,但是來到這世界上,所產生的結果卻是大不相同。從容貌、能力,有得人功成名就,也有得人艱辛勞頓。

或許會說,因為能不同,所以結果也同。但是為何會有如此不公平的對待呢?

如果不能如此多樣、多元化的人們組成,就無法產生我們所處的社會。為了要建構社會,需要各種不同能力的人存在。

但有人就會說這樣不就不公平嗎?

有的人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殘疾,也有得人過著極為不幸的人生。為什麼會有如此殘酷的試煉?

確實有得孩子先天帶有殘疾,他們的父母就為此受盡煎熬。但或許這孩子就是帶著任務來到世上。透過身體的殘疾,來喚醒父母對孩子愛的意識。因此選擇以這樣的姿態來到了世上。

存在在這個世界上的萬物,沒有一樣是多餘無用的。每件事物的存在都有它必然存在的理由,以及存在的必要。

正因為如此,世上萬物才會以這麼多樣的姿態呈現,已形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社會。


02所有一切都是借來的,暫時的


人,一旦獲得成功,就會自我陶醉。認為成功全都是自己的才能、本領,所以才會成功,並且將這一切占為己有。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之前聽馬雲講說:「如果你有一個億,那不是你的,是社會相信你,所以委託給你。」

如同孫運璿所說:「沒有人是不可代替,沒有東西是必須擁有。」

這都和稻盛和夫的理念一樣,認為我們所獲得的一切,都是造物主賜給我的,是為了要我將它發揮在人世間,讓這個社會更美好。

如果我們誤解了它的意義,將這些成就占為己有,只懂得自我享受,最終將會回應在未來的生活上。

稻盛和夫在經營事業的過程中察覺於此,當公司發展愈來愈順利時,自己開始有點自負,有些自得意滿。當下感到非常不知所措,也提醒自己不可將這一切的功勞占為己有。

柯林斯在《從A到A+》書中也提到相同的概念,當組織領導者面組織順境時,這時要往窗外看,因為這些成就不是自己的,而是我們這幫人一同創造的結果。

從個人、組織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價值與意義,而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不是我們所擁有的,都只是暫時借來的。當理解了存在的使命與給予的意涵後,才會意識到「利他」才是生命存在的根本。

耶穌說:「宇宙間充滿愛。」以愛來表達;釋迦牟尼佛說:「宇宙間充滿著慈悲心」以慈悲心來表達。

因此,一切都將往好的方想前進。換句話說,當我們遭遇到不順利時,往往都是因為獨善其身、利己知心的緣故。


03亢龍有悔


人生,由命運來決定。然而,這是天命,不是宿命。

一個人的想法和行為,是可以改變命運。所有人出生的那一刻,命運就已經決定。那叫做天命。

假設,真的有人全然依照天命而活的嗎?如果要改變自己的命運該怎麼做?

事實上,所有的禍福皆屬於天命,人力難以違抗的說法,是世俗的觀點。其實,禍福全來自於自己。

在《秘密》這本書裡提到「心想事成」我們所有一切結果,都是由於我們信念所產生的結果。愈是相信會成功,就愈容易達到目標。相對於不相信的,就永遠也無法看到改變的可能。

可以說,我們所經歷的所有,它所產生的好與壞,一切來自於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情來看待。

佛教裡有句話說:「諸行無常」,所謂的諸行,就是指世上所有現象。宇宙萬物中的所有一切,沒有任何事物是處於安定,一定的狀態。即使我們今天身強體壯,可能明天就會病倒;即使一家企業運營順利,可能過幾天就周轉不靈。

我們眼前所見的一切現象與狀況,都是不一定,不安定的。釋迦牟尼曾說到:「人生無一安定、波瀾萬丈。」

所以人生就一場苦行,也就是,無論遇到好事情還是壞事情,任何情況都要抱持感謝的心情。

眼前所承受的苦難,都是為了美好的將來,要感謝自己背負的這一切。當我們一帆風順的時候,切勿驕傲狂妄,必須時時反省自己所得到的是否得當,

在《成功的要義》裡最讓我記憶深刻的可以說是這段話:

「我並不知道你的將如何。即使有朝一日發達顯耀,也切莫忘記當初落魄不得志的心情,千萬不可以志得意滿。
即使一切順利如心中所願,也切莫忘記過去不如意的時候。
即使眼前豐衣足食,也切莫忘記窮困貧乏的感受。
即使家門世代能集眾望,也切莫忘記身分卑微時無人聞問的過往。
即是學問淵博,也切莫忘記才疏學淺不識一物的感受

換言之,當自己命運開始好轉、漸入佳境時,千萬不可狂妄自大。所有得到的一切,都不是我們自己的,而是世界暫時借給我們的。


總結


生命中的每件事情,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如同賈伯斯說:「生命中每件事情的發生,都會在日後回首時發現,他們都是有意義的。」

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也是如此,我們每個人存在這個世上,都是帶著使命來到這。也許是一句話、一個行為、一個想法。

在讀完這本書後,最大的得到,不是對於成功的理解,而是理解到人為什麼要活著而存在。

當理解了這一層涵義後,會發現,人生,它會依循我們自己的心念而有所轉變。當我們整天想著負面的抱怨與不滿時,只會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消沉。

只有當我們懷著讓積極、感謝以及心存善念去努力實踐,人生就會有了轉機。

其實,人生的好與壞,往往在於我們的一念之間,就像是我們種什麼因,就會得到什麼果。

當理解到最後會發現,人生的最高境界,已經不是自己好就行了,而是回到
每個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使命,就是達到所謂的「無私」。

如同德雷莎修女曾說:「將你所擁有最好的東西獻給世界,可能永遠都不夠,不管怎樣,還是要將最好的東西付出。」

即便是富足或是貧困,都能用盡自己的生命,點亮更多生命的未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