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1,095 字 | 建議閱讀時間 2 分鐘
追朔目標管理的最初,就需要回朔到泰勒的科學管理,通過量化的方式,來思考怎麼強化效率。但是這種效率,反而缺少了人本的彈性,如同亨利福特所說:「我僱用一雙手,怎麼會來了一個人。」這時的管理狀態趨員工只需要完成特定的需求,就可以達到目標。
這時組織只要由上而下來傳遞訊息,中央化的權威式,最能發揮這種科學化管理的效果,以此
後來彼得杜拉克,進一步把「人文主義」加入到數字化管理的流程裡,這種人文主義展現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礎上,來與員工進行溝通,最終成為我們現在所理解的「目標管理」。
目標管理的出現,讓人們有機會創造「溝通」的環節,通過了解、確認、回報等階段,逐步把管理,進階到「共識目標」上。
然而,當目標設定出來後,往往就成為目標,以至於人們不知該如何達到。換言之,當目標不能被經常拿來檢視,思考到現在行為時,就會降低效率,或是為了追求個體目標,而忽視了整體觀點。
就像福特的平拖車事件,幫高層認為一個小的修改錯誤,跟出事後的賠償相比,當出事故的情況發生,反而能更省成本。所以達到目標時,這時目標就欠缺了價值觀的判斷。
此外,目標管理的層級被逐步放大後,就會出現另一種問題,那就是溝通上的時差。當高層訂定好目標後,逐層逐層的傳遞,不僅會錯失反映時機,也可能在傳遞過程中產生誤差。
最終這些目標沒有經常性的更新,導致目標的成果乏人問津,更可能成為一組沒有意義的數字。最可怕的是,當這些目標跟績效掛勾時,任何一點創新、冒險的行為,都有可能被處罰,才會讓人覺得這種關鍵績效指標沒有用,或是無法讓團隊發揮原有的效率。
從這些脈絡的發展來看,這些結果最終展現在「賦能」。
這種「賦能」通過每個人可以自主設定關鍵結果,以此來達成共同的目標,這種思考方式,不僅讓目標與行動之間的差異被具體化,更可以從完成每一個關鍵結果來檢視,是否到達目標。
可以說關鍵結果跟目標之間的關係,就好比你完成一個又一個的關鍵結果後,目標的達成自然到來。反之,當你完成關鍵結果後,卻沒有達到目標,這時就有可能是OKR的設計存在問題。
所以當我們在實行OKR的制度時,如果只是把「關鍵結果」與「目標」的帶入,往往容易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因為在適應的期間,就會牽涉到,如何設定目標、基礎的價值文化、人的知識結構、目標設定的特性等層面來探討。
例如,當一個人開始自行設定自己的關鍵結果,但這些關鍵結果都完成後,會與我們當初設想的目標有所偏差。所以怎麼讓每個人知道,目標與關鍵結果之間的過程,包含做哪些事情,與執行上要以什麼價值觀來判斷,最後設定關鍵結果上如何具體量化。
通過釐清OKR的主動性,與所需要的基本架構,還有發展特性時,才能夠在使用工具上,找到合適的切入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