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9日 星期五

97【可用於組織定位時】組織變革:如何籌畫前置執行的改變思維


馬克‧吐溫(Mark Twain)曾說:「只有需要換尿布的小嬰兒才喜歡改變。」不論你喜歡與否,現在社會變遷迅速,變化與變化之間不見得相關。唯一不變的是:這個世界永遠在變。

組織變革的過程,最大的誤區就是以為「只要宣布就代表完成變革了」。
其實上,整個變革中布達變革事項後只是開始,真正重要的是在啟動變革後,領導者是否能有效的讓團隊成員知道為什麼要變革,以及各種面向的議題解決,例如在個人面的疑慮、執行面、合作面等來做異議問題的解決。

所以,變革領導的過程,對領導者來說更要發揮傾聽力,讓宣布事項後,有環境能讓團隊成員安心去提出問題。如果在變革中的問題沒有被提出或者讓成員感覺到被排斥在外,整個變革受到的阻礙將會愈滾愈大。換句話說,領導者要如何同時變為變革帶來的挑戰,又要確保組織的適應能力與成長力道?

培養發展策略、培養傾聽是必要的,如此一來,才可以解決組織內成員對變革的疑慮。此外,為了讓組織能在變革中迅速恢復元氣,領導者需要將變革策略化,槓桿操作員工的創意和對工作的承諾。

接下來將透過組織變革時,領導者所需具備的基本思維以及各階段會出現的議題來做釐清,幫助領導者在領導變革上,能夠有效達讓組織文化定位的轉換,又能保有一定的績效水準。

Leading at a Higher Level
組織領導力  領導變革
溝通與傾聽  只有參與才會有認同  資訊透明
共計 3,480 字 | 建議閱讀時間 9 分鐘

1
為何組織變革如此複雜?


一旦組織出現變革,通常典型的後續反應是績效下降;雖然之後績效可能回升,但在回復到變革出現前的水準,一定會經歷下降的階段。有效因應變革的領導者會將這種績效下跌的狀況減緩到最低,同時讓員工能繼續學習新技能。或是,他們還能盡快讓績效表現回復到先前的水準,並藉此機會改善組織的生產力、執行力,或維持榮景的可能性等。

2
變革的必要


當正在發生或原本期待的一連串事件出現變數時,為了更了解組織與這些必要的變革之間的關係,主事者應該仔細思考以下的問題:


  • 組織是否仍在邁向願景的軌道上?
  • 組織的創新作為是否能實現期望中的結果?
  • 是否依照預定時程實現結果?
  • 是否在預算內實現結果?
  • 組織是否保有高水準的效能與士氣?
  • 顧客對組織感到興奮或狂熱嗎?
  • 組織內部成員活力充沛、充滿承諾與熱情嗎?


如果你覺得上述的問題難以回答,就應該更密集、投入更多心血在領導變革上。

多數經理人認為,變革管理並非他們的專長。一項專訪三百五十位資深經理人、橫跨十四個產業的研究顯示,68%的受訪者證實,他們的公司在變革時期曾經歷許多未預料到的問題。此外,研究也指出,有70%的公司所進行的組織變革最後會嚐到失敗的苦果,而且在檢討失敗原因時都發現,無效的領導是造成失敗的原因之一。

3
造成變革失敗的因素


我們研究與實際經驗都顯示,大多數造成變革失敗或脫軌的原因,都可以事先預測得到,只是很多領導者不願意承認或不願對此負責,才導致類似的錯誤一再出現。

重複同樣的行為,卻希望得到不同的結果,本身就是一場空。

因此,在了解造成變革失敗或脫軌的原因後,領導者可以表現得更積極,當下次發起、執行或承擔變革時,才能增加成功的機率。

造成變革失敗的可預測因素:
●帶領變革的人以為,宣布變革就等於執行完成變革。
●大家對變革的憂鬱與關切並未被充分表達,甚至沒有浮上檯面。
●被要求改變的人並未一同參與相關計畫。

領導變革者如果能清楚了解這三個原因,並且克服,就可以有效領導變革。


4
變革管理的過程


變革中,領導者的行為模式是影響妨礙變革成功的原因。只要仔細思考前因後果,領導者就會了解為什麼要進行改變,以及那些事情必須被改變。由於他們堅信一定要有所改變,因此討論就顯得多於且不必要。結果,他們將所有心力耗費在「宣布變革」這件事情上,卻很少參與或管理變革過程。

也就是說,他們忘了:為了達成有效的組織變革,管理變革過程是件大事,宣布變革的目的反而是小事。

這意謂著領導者以指導型的領導風格告訴大家,他希望發生什麼改變之後,就直接已授權型的領導風格因應,以為改變會自動完成。

領導者在這個時候消失不見,是非常不適切的作法,而改變也永遠無法產生。領導者既已不再應有的軌道上前進,變革又如何按部就班?

領導者反而應該在宣布變革方案後,多花時間聆聽員工的意見,並針對他們的疑慮提出回應。

5
讓員工充分表達疑慮


在團隊或組織領導的情境中,領導者應針對所有員工在變革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疑慮,考量疑慮的發展階段與其他可預測的因素,再進行診斷。

當人們面對改變時,會表達出一連串的疑慮,包括:

  • 資訊面
  • 個人因素
  • 執行面
  • 衝擊面
  • 團隊合作面
  • 改革面


藉由傾聽提問,領導者可以找出一些線索,了解員工現在所處的疑慮階段。多數時候,領導變革的人聽不到這些聲音,因為員工欠缺表達意見的管道。一旦員工無法提出問題,他們的疑慮不是以非常不適切的方式表達,就是被認為是處在明處或暗處的反動意見。事實上,多數的人都只是想提出合理的問題,並尋求解答,儘管他們無法確保以已具有建設性的態度來提問。


以下將以各種疑慮的發展階段,以及大家在該階段可能提出來詢問自己或同儕的問題。

第一階段:資訊面疑慮
在這個階段,大家藉由提問,來了解與變革相關的資訊。例如,要改變什麼?為什麼需要改變?現行的方式發生什麼問題?組織的改變幅度多大、多快?

有資訊面疑慮的人需要擁有與推動變革人一樣多的資訊。除非他們完全了解改變的內容,否則無法判斷變革是對是錯。

因此,請充分將這些資訊與大家分享,幫助他們瞭解你所了解的問題。切記:一旦欠缺清楚真實的資訊,大家就會自行揣測變革發生的原因,謠言也會因此四處蔓延。

領導團隊提供充分的資訊,能使員工疑慮獲得解答。

第二階段:個人因素疑慮
人們會提出個人問題包括:這項變革對我個人的衝擊為何?我將變成贏家或輸家?我有時間執行這項變革嗎?我需要因此學習新技能嗎?我能做到嗎?

有個人因素疑慮的人想知道,變革發生後他們的影響為何,因為他們擔心自己是否有足夠的技能或資源來執行改變。此外,大家都會擔心個人或組織的承諾是否會因此受到威脅。

回答個人因素疑慮時,需要讓大家感覺他們的問題被聽到了。也就是說,即使你不允許大家處理因事情所產生的情緒,情緒還是會存在。

其中一個方法就是通過情緒的分享。抓住機會說出你的疑慮,不僅不會阻礙你投入的心力去改變,反而能幫助你的心境清晰,刺激創造力,而這也是領導者能發揮傾聽能力的機會。領導者要能讓員工在不被他人評量、評斷、打小報告的情況下,開方地表達個人疑慮。

每個人最先考量自己會因為變革而放棄什麼。一聽到變革,多數人的第一個反應通常是與個人相關的失落感。所謂的失落感,指得是對事情喪失控制、時間、命令權、資源、同事、能力或聲望的感覺。處理這些失落感是領導者的責任。需要確實提供機會,讓大家去掉念這些失落感,即便只是給大家時間向別人戳他們的感受都好。

千萬記得:你愈抗拒,它愈存在。勇敢面對你在變革中可能喪失的東西,將有助你接受其他因變革所帶來的好處。

第三階段:執行面疑慮
在這個階段,大家想問的是,變革會如何被執行。例如,我應該先做什麼?之後又該做什麼?我如何管理各項細節?如果變革無法如期班發揮效益,該怎麼辦?哪裡可以讓我尋求支援?計畫要執行多久的時間?組織的架構與系統會因此改變嗎?

有執行面疑慮的人關注問題的本質,也就是執行變革的細節。他們想知道變革方案是否經過測試?是否真的可行?

第四階段:衝擊面疑慮
這個階段的疑慮與變革造成的衝擊有關。例如,付出的努力值得嗎?變革真的能開創新局嗎?我們真的是在創造進步嗎?

有衝擊面疑慮的人對變革的關聯性,以及因變革而創造的報酬最感興趣,這時候評估將成為焦點。在這個階段,人們是基於可達成的目標與可獲得的利益而賣命,因此這個階段也是領導者喪失或建立可信度的關鍵。如果變革無法帶來正面影響,又或者是大家不知道如何測量成果,那麼未來要發動或執行其他改變,將會困難許多。

第五階段:團隊合作面疑慮
有團隊合作疑慮的人最關注他人的協調和合作問題。他們被說服,認為變革能帶來新的契機,因此希望所有人都能進入狀況,工作上手。

第六階段:改革面疑慮
在這階段大家問的問題是:如何才能讓變革的效果更好?如何改進現行的想法?

有改革面疑慮的人希望組織出現持續性的改進。當組織層級的變革發生後,通常為數眾多的學習需求會出現,讓組織以新的機會可以更進步。

一場好的變革,每個環節都是重要的,從最初的策略籌畫變革時的問題處理,到宣布變革時如何讓團隊的成員參與,以及如在各階段的異議問題解決。

每個階段都需要領導者付出心力來讓變革能夠有效地推進,並讓每個人都知道他們是參與變革的一份子,只有當雙方的認知一致時,才能有效的將組織帶往新的定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