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0日 星期五

183【思維認知】精英階層的思維框架


一分夢想,萬分努力,唯勤而已。

這句話也體現了,吳寶春的一段生命歷程,在《柔軟成就不凡》書中講述了,從赤貧鄉下的孩子到後來出外打拚,與之後在生命中遇見的許多貴人,讓吳寶春邁向了一條屬於他志業的方向。

其中最讓我印想深刻的一段在2008年,從代表台灣首次參加世界麵包大賽的過程。面臨著外界的不支持,與內心裡承受的巨大壓力。可以說走向崩潰的邊緣。

但是,每當遇到這種困難與挫折時,她都還是會想起,當初為什麼要在這條路上走下去的原因,那就是在小時候,十二歲喪父,整個家裡的生計全部由媽媽來承擔,也因此家裡赤貧,曾經為了中午吃飯所帶的便當只有白飯,而躲到其他地方吃,而不願讓其他人看到。寶春也知道,因為有一位偉大的母親不辭辛勞,讓他們家可以繼續生活下去,於是立下「一定要成功」的心願。
  
直到母親離世,才慢慢開始知道原來媽媽一直是吳寶春努力向前的動力。因為媽媽溫暖的鼓勵叮嚀,讓他度過挫折低潮,收起眼淚面對一次次的挑戰。

沒有過人的天賦、沒有優越的背景,他有的只是,比挫折更柔軟低伏的身段,比困難更堅毅不變的努力。

有時候,讓我們成功的事情,也可能是讓我們被侷限的事情。但是,能夠持續不斷成功,往往都是那些不被成功所束縛,或者沒有過人天賦與背景的人。

例如,個人電腦的時候,戴爾電腦成功,歸功於他的直銷商業模式,快速的擴展市場佔有。相對的,在移動互聯的時代,從個人電腦轉向移動裝置,這時,因為過去的商業模式成功,反而無法捨棄,導致再移動互聯的時代無法再造顛峰。

另一個例子是當時英特爾起家的時候,是做存儲器。隨著,商業利潤持續下降,面臨的該不該放棄既有的業務,當時創辦人之一個葛洛夫就提出一個問題:「如果我們都被開除了,那麼新上任的執行長會怎麼決定?」於是他們就決定放棄既有的成功,轉向作處理器,也奠定了未來在在半導體的市場上持續的成長。

不管是組織或是個人,在變動不大的時代,你所擁有的優勢,可能讓你發展十到二十年。但哪是因為資訊、技術的更迭不大。相對於,在科技技術與訊息傳遞無阻礙的快速變遷下,一項技能很容易就會過時或者被替代。

改變,或者說,適應新轉變將會變成常態,既有成功的事情,也可能會是阻礙成功。唯有持續自我升級,或者不被過往的框架所侷限才能持續在市場發聲。而努力就會成為必備的基本條件,缺少了這項特質,那麼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持續更努力,人與人的距離就會更被放大。

但其實這麼講會有一個邏輯漏洞,就是要創造持續、穩定的輸出與輸入,就必須要找到它的核心出發點。如同不知道要航向哪裡的船,任何方向的風都是逆風。如果從最初寶春的敘述來看,就可以知道對於不同人,都屬於它努力的原因,也就是所謂的初心。

變動、努力,持續改變,為什麼要理解這些關係?世界發展今天,從歷史至今,無不再提醒著我們上述的事情,地理大發現時期,最初都是由一幫缺少文明素養的人去嘗試,去開拓,但也是因為這一票人,讓歐洲人開拓到全世界。相對於當時的明、清兩代,因為國家富足什麼都有,反而喪失了對外探詢的精神。

可以說,改變世界的未必都是精英,很有可能是這層邏輯之外的邊緣人。

認知 思維 改變 成長
共計 3,798字 | 建議閱讀時間 3 分鐘


世界成為今天這個樣子,誰的功勞最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說是耶穌、釋迦牟尼之類的宗教神靈,有人說是牛頓、愛因斯坦這些大科學家,也有人說是華盛頓、戴高樂之類的政治領袖。但是不管是誰,大家基本都認同一點,那就是這個世界是被精英人物改變的。

但是,改變世界的真的是精英嗎?

其實,改變世界的不是社會中心的精英,而是邊緣人。為什麼這麼說呢?有幾個原因。

第一,好的想法往往是邊緣人想出來的。邊緣人相對於精英來說,往往更靈活,他們工作是興趣驅使的。

如果美國政府想要找一個作家,寫一本主旋律小說《偉大的美國》,你覺得政府會找誰來寫呢?

首先,大多數最優秀作家都會被排除,因為他們派系劃分鮮明,容易觸犯到其他派系。而在剩下的那些人當中,真正聰明的人會選擇拒絕,只有一小部分人會接受。

然後,政府會挑選一個正處於創作巔峰的人,就是已經有些名氣、有成功作品的人,然後交代給他無數個政府的禁忌,各種條條框框,告訴他要正面、要積極,然後給他搬來許多參考文獻。然後這個悲催的作家,會坐在電腦前面,背負著巨大壓力,中規中矩的完成任務。而這樣被創作出來的小說,你會看嗎?只要是個正常的讀者,你肯定不會看,只有為美國政府買單的人才會去看。

最可怕的是,這類工作更可能成為一種責任,而不是樂趣。所以這就是內部人和邊緣人的差別,內部人眼裡它是責任,是任務,邊緣人把它當成樂趣,去創造。

第二,精英的選拔方式有問題,邊緣人可以乘虛而入。現在社會上挑選精英的辦法,有個最大問題是,所謂的精英,通常不是按你的業務水平挑選的,而是按你通過精英測試的水平定的。

這話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想在大公司裡晉升,你往往需要懂一些辦公室政治之類的、和業務沒什麼關係的東西,而真正有想法、痴迷於創造的人,卻很少有時間花在這些不太相關的事情上。也就是說,大公司的精英,未必全是靠業務水平選拔出的。所以,如果你是一個邊緣人,打敗大公司的最佳時機就是,在那些用腐化方式選拔出無能精英的領域,做出點成績來。

第三,精英不敢冒險,而邊緣人冒險的成本很低。
這點很好理解,邊緣人,沒什麼失去的,因為你本來也沒有什麼。你可以去冒險,去嘗試,即便失敗又怎樣,沒有什麼成本,怕什麼。甚至,都很少有人在意你的失敗。

相反,成功的精英會被他們取得的成績拖垮。就像是人穿了一套不怎麼樣的西裝,外表看上去還可以,但穿著它的人就會受它束縛,這些精英穿上西裝,自然不會去做一些看上去很蠢的事情,最可怕的事情,他們大多不願意把這身西裝脫下來。

第四,精英太忙了,他們往往沒有時間做到親力親為,這會限制人的創造力。

越是成功的人,心理壓力越大,因為他的成功讓他成為自身的囚徒。如果你去問那些精英、成功人士,他們生活中出了什麼問題,他們首先會抱怨:我很忙,沒時間。

精英們分身乏術,所以他們只好通過管理別人,來應對自己沒有時間的問題,所以,精英身邊往往被一群菜鳥包圍,他們幫助精英工作。但是這個方法其實是沒法解決問題的,因為解決問題所要求的能力,都在一個人的腦袋裡。菜鳥永遠不能代替你去解決問題。

比如,著名玻璃藝術家戴爾·奇休利成名幾十年,他有很多助手替他工作,可是,在視覺藝術中最有價值的創造,往往是不會通過“中介”來實現的,所以他成名後的27年來,再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藝術品問世。

邊緣人就不同了,什麼都要自己做,這更能發揮出創造性,比如,和喬布斯一起創辦蘋果的沃茲尼亞克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他沒錢僱傭助手,就靠自己做出了蘋果二代電腦的所有東西,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

再比如,在大公司中,程序設計、製作和發行,是由三批不同人完成。而在創業公司,通常只用一個人來完成。雖然創業者常常感覺到壓力大,但這也正是創業公司勝出的原因之一:能夠快速發現和滿足客戶需求,因為他都只需要一個大腦來完成。

第五,精英人士會聚焦在自己的領域,特別專業化。你可能會奇怪了,聚焦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這有什麼不對的嗎?做事不就要專注嗎?沒錯,專業是沒錯的,但問題是,他越專注於專業本身,就越容易忽略這一領域之外的世界,在其他領域,精英變得一無所知。

許多成功企業就是這樣,他們唯一弱點,就在於他們不會想要去打破它現有狀態,他們習慣了現有的狀態並且安於現狀。但許多創新,其實只是用一個更廉價的選擇,來代替目前選擇,成功的公司不想這樣嘗試的原因在於,他們只看到了短期內可能會被犧牲掉的利益。

所以,作為一個邊緣人,你應該努力去找那些內行人覺得不行、冷門的東西,而不是去做那些別人已經做得很好的東西,也不要去模仿他們方式,試圖做得比他們更好。

第六,精英一出手都是大手筆,不會去做些不起眼的小事情。他們不會去建造花園裡的小花棚,只會去建造那些大型藝術博物館,而他們做大事的原因,一個是因為他們有能力做到,另一個是因為,那些精英人士手底下總會圍著一些人,人家靠著他們吃飯,做足夠大的事才能養活這幫人。

邊緣人就完全沒有這種顧慮了。他們可以從小東西做起,即便是一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東西,這也是很好的。因為它足夠小,就不容易出問題,也更容易發揮主觀去創新,週期更短。

比如,前面說的沃茲尼亞克,在設計出了蘋果二代電腦後,曾經把這個新產品交給他的老東家惠普,誰知惠普毫不留情的駁回了他的設計,因為他們發現,沃茲尼亞克設計出的蘋果二代,竟然需要藉助電視作為顯示器,他們可不能生產這麼低等糟糕的產品。

實際上呢,沃茲尼亞克使用電視作為顯示器,只是因為他個人在設計期間,沒有多餘資金用來設計顯示器,只要加上顯示器,它就是個偉大的產品,但精英們對小事情不屑一顧,讓他們錯過了一個偉大的產品。


結語


盧梭在《社會契約論》開頭提到「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所謂的枷鎖,就是我們的認知框架。

當你認為這件事情不可能的時候,也就代表著你喪失了對這領域開拓的可能性。好奇心,一直是我們不斷理解這世界的原動力。

一個人的生命可以活得很精采,也可以活得很一般。其中的差別就在於,我們要用什麼樣的心態來看這世界。

為什麼我們孩童時期會一直問為什麼,但是到後來卻不再問了。你可以不用改變世界,但只要你願意用不一樣的視角、眼光、心態來看待事情,總是會有不一樣的反饋。

這種反饋,將會使個人體驗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