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

165【團隊領導】創造可持續性的動能轉變點


馬克思的《資本論》中提到,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任何違反自然發展的活動都會有害整個社會的進步。

從中可以找出兩條人類社會運行的規律:
第一,社會法則
第二,自然法則

然而,什麼是自然法則?什麼是社會法則?

所謂的社會法則,就是指說,你所做的每件事情,都只是為了符合社會所想看見的。換句話說,可以看到功勞、名聲、權力、金錢等,這些都是整個人類社會所建構出來的象徵,認為這就是一種目標,但其實往往這些目標只是符合社會所想看見的。

另一種自然法則,就是說,不斷透過持續、穩定的發展,是一種長時間效益的過程。這種過程偏向於更核心的價值,不因一次事件的突發而改變,而是經由一步一步的過程串連起的影響力。

其中辨別社會法則與自然法則的差異,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那就是追求社會法則的過程,往往只會注重一次性突破,或者期望關鍵事件能產生極大效益的思維模式;另一種自然法則,則是強調長時間的穩定輸出。

回歸到人類的行為模式,也可以發現有這兩種明顯的傾向。一類人追求是外顯價值;一類是追求內顯意義。而這兩類人中,往往真正有影響力的都是屬於後者,而真正轉變的關鍵則是在於一次性的社會突破。換句話說,自然法則是基本,社會法則是彎道超車的加速點。缺少其中一項,都無法邁向一個更高階的社會分層。

就如同一開始提到社會最核心的發展是趨向於自然發展的狀態,而社會運行的轉則點,往往都是來自一次轉型的契機,可以是一次性的科技突破、重大發現,認知轉換的轉型契機,才能使整個社會邁向更高維度的發展狀態。

對於團隊的持續性驅動的過程來分析,可以發現到,要使團隊不斷成長,就需要有社會性與自然性的加持。如何藉由自然性的因素來影響整個團隊的產出,以及找出破壞可持續性的思維模式。



Smart Tribes How Teams Become Brilliant 
領導 階段 持續 轉變
共計 2,400字 | 建議閱讀時間 3 分鐘


愈是把焦點放在想要創造的結果上,就愈可以進入高智能狀態。我們愈常觸動大腦的獎勵中心,就愈能帶動著好事即將發生的方向邁進。

可持久性的重點是要在與他人之間創造出雙贏的局面。持久性是領導的必要條件,對於追求平衡感、重心感以及不要過勞者來說是如此。

那麼,為什麼保持持久性有時這麼困難?

這是因為真正的持久性代表著我們無須再自我犧牲,也不須期待團隊成員會這麼做。



01檢視持久的動能因子


首先,我們先來看我們自己的持久性有多高。針對自己「得到活力」、「喪失活力」、「兩者皆有」來寫出你的活力配置表。

我們可以從中發現有卡些是在喪失活力那些在促進活力,針對這張表格我們打造一份行動計畫,阻攔這些會拉著你遠離目標的人,拿出策略以減少過多的壓力。

定期管理活力表的稽核,這是高智能團隊的基本因子。


02可持久性的破壞因子


所有領導者都希望多花時間從事策略性工作,少做點單調沉悶的工作。我時間到底都花在哪裡去了?

你須要花點時間想一想高價值活動(策略性活動、你真正擅長的工作)和低價值活動(你做不好的工作、會讓你精疲力盡、或延期的任務),你每周分配到這兩類活動的比例是多少?

如果用一個月來平均,比重會改變嗎?

另一項會讓人勞神費力、消磨可持久性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從獸性狀態採取情緒性反應,而不是從高智能狀態採取選擇的回應。

針對這種狀況我們需要理解在每個關係過程中,我們所扮演的是什麼樣的角色。

03你扮演什麼角色?


每一個人都有預設的角色,這是我們在人生早期就學會的。這個角色塑造了我們的人生,通常也妨礙我在自己及團隊身上陪養出可持久性的成果。我們的角色很可能會把我們留在一種不健康的依賴性。

人們的傾向基本有三種預設的角色:

  • 受害者
  • 拯救者
  • 迫害者


這三種角色相互依存,綜合起來就更了我們所謂的緊張三角形。

當我們’進入緊張三角形時,就會聚焦在問題上,傾向於用觀點來看待事情。

把焦點集中在問題上會吸引我們的活力,引導我們設法找遣責對象,並讓我們感到緊繃。

當我們聚焦在問題上時,就會陷入本能的原始狀態,採用的是戰鬥、逃避、凍結磨石。

如果這在種狀態停留太久,你會變得冷酷無情,會花掉更多精力才能脫離。

聚焦在問題上的另一個缺點,這會干涉我們自我妨礙,通常我會以兩種無意識的方式去做:

我們無法加入其他可幫助我們成長有用的新資源。
我們會停留在自我思想並試圖影響他人,但如果我們不去理解對方,就可能會錯失強而有力的影響結果。

04聚焦結果


接下來我們針對上述問題來做調整,主要的形式轉換成聚焦在成果上。這種思維的轉變,會讓人的感受大不相同,這可以帶來力量與活力,並讓我們充滿信心。

這能讓我們轉化為高智能狀態,這裡有豐富的可能性、選擇、創新與更高層次的意識。

當我們從「有什麼問題?」轉化為 「我們想要什麼?」

當我們將焦點和文化從問題導向轉為結果導向,就會發生不同的結果,我們也就改變了自己。這時你講能鼓勵團隊成員自內部感受到激勵,為自己該負責的領域負起全責,並將組織的主要舉措行動當成自己的事。

05如何將你的角色轉化為緊張的活力


透過以下方式轉移:
找出你自己以及其他人扮演的每一個角色。
用其他的正面角色和他對談。比方說,如果對方處於受害者模式,而你是拯救者,需要提出洞見的創造會問的問題。如果他是迫害者,問對方想採許什麼行動。

可持久性的重點在於要有足夠的精力去享受你所做的事,獲得一致高價值成就,並和對方達成雙贏的協議。

當團隊看到我們賣力工作而且又無須為了這份事業而犧牲自我,他們的安全感、歸屬感就會大幅提高。


結語


角色行為的轉換,對於團隊的運作有著非常顯著的影響,例如,對於原本著重於問題點本身,因為角色轉變為改進層面的執行者,整個思維導向結果,從中引導出結果所需的意義轉化。

另一方面,行為對應相對的結果,需要藉由不同情境作調整,可以說經由不同的面向,給予相對應的解決或者協助,整個模式轉變最大的差別在於,透過組織的核心價值與使命的連結創造聯合在一起的結果目標。



未來預告|

166【品牌形塑】創新壁壘的延伸思維
品牌落實的基本後,如何創造延續性,就需要藉由品牌的延續創新來引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