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日 星期日

109【可用在領導決策上】行為背後的原力:跳脫待辦事項的循環迴圈


工作的意義是什麼,對個人或企業來講,就是一種責任。而責任對於不同身分會有不同的解讀。對於個人來看,生命中最寶貴的就是你的時間,如果當一切付出都能得到等價的價錢時,我們所選擇的就將是我們真正的選擇。換句話說,你的選擇什麼樣的環境,就會走向相對的身分;另一方面,對於企業來講,員工把一天中的三分之一在工作上,我們就有責任讓員工知道他為什麼要在這家企業而不是別家,可以說,未來企業發展中除了要理解企業發展的方向,還需要知道在企業裡面的人,他所在你的組織裡能獲得什麼,並且是否能讓他們在任職的這段時間內成為他們所要的那樣,而我們是否有能力幫助對方達成他所要的。

過去因為信息上的短缺、不對稱,導致企業都會以較高的視角來檢視人。但是在信息愈來愈豐富,人們可以清楚知道各企業更細部的聲音時,如果沒有用一種平等的方式來對待,就將會導致雙方的連結成為一場誤會。可以說,不管事對個人或者企業都是同等重要,因為你能找到知道的對方也都能找到,企業與個人的價值將會變成一種最基本的關係,就是你能給我什麼,我能給你什麼。將會是中等價的交換,一旦出現失衡將會使一方離場。

接下來將以企業面的角度來看,領導者如何以跳脫於常態事務的處理中,用更高的視野來檢視企業的目的,以及所扮演的角色還有承擔的責任是什麼?重新審視我們對員工、企業與顧客的價值是什麼,將會也不一樣的行為轉換。

THE REAL LIFE MBA
領導 決策 行為 責任
連結 使命 價值 結果
共計 1,840 字 | 建議閱讀時間 3 分鐘



人們藉由工作,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有意義。當然,這並非生活的全部意義。生活本身又其深度與豐富性,工作當然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是,工作可以為我們的生活,提供絕大部分的目的。

這就是為什麼當企業或團隊陷入困境,職場上謠言四起、花招百出、偶有爭吵,而這些情況都沒有意義,那會有多麼可怕。因為這在中狀況下,企業或團隊沒有向前邁進的行動、沒有成長也沒有獲勝,甚至連像樣的嘗試都沒有。

那不是競爭,也沒有樂趣,更不是經營事業應有的況狀。
那只是苦差事。

不過,這種動態實在太常見了。這些人在各行各業工作,有大企業和小公司,有傳統企業和新創企業。在不同的情境下很多人都會有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麼讓大家達成共識那麼難?」有些人則談到在工作上似乎很難讓團隊發揮合作精神,即使成效已經開始顯現。

這種進退兩難的困境不但可以解決,也可以事先避免。
只要做到:善用連結與領導

連結和領導,兩者同樣重要。其實,我們認為兩者必須共存,才能發揮作用。


時時刻刻連結全體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在現實世界裡的企業中,要持續有紀律地應用連結,這件事有可能半途而廢。

畢竟,工作就是一張可怕的待辦清單,會造成阻礙。

工作應有優先順序,尤其是在當今令人卻步的經濟環境裡。暴躁不安的客戶,需要指導的員工,利用新技術攻擊不備的競爭對手,這些狀況都可能在日常工作中出現,有時甚至在同一天發生。

但事實上,如果你想擺脫這種苦差事,就必須在「工作」進行前、進行中翰進行後,做好連結。換句話說,你必須時時刻刻做好連結,連結必須是「工作」的一部分。

這一切讓我們不禁想問:連結究竟是什麼?

答案是:使命、行為與結果。

「使命」精準確定組織的目標,企業打算往哪裡前進及原因何在,同樣重要的是,當企業順利完成使命時,能讓每位員工的生活產生什麼意義。

「行為」說明的行為本身,也就是為了讓使命不是牆上日久蒙塵、惹人譏笑的術語看板,員工必須採取什麼方式去思考、感受、溝通和行為。

「結果」則讓做法發揮效率。在此,在此,我們指的是依據員工接受和協助完成使命的程度,以及對此做出的行為表現,來決定員工是否獲得升遷和獎金。

當連結發生時,企業就不必再忙得團團轉。企業做好連結,就會進步,也能擺脫商戰中的苦差事。

結語


人類之所以能發展到今天,其中一種關鍵就在於我們是靠想像來達成目標的物種,也就是所謂的「想像共同體」。

一件事情的發生,當我們無法用常識來解釋時,就會以神蹟等面相來解釋。讓我們用一種載體來做為依託。回歸到人在組織的效益來看,未來傑出企業將會是能夠讓人知道我在企業的責任與價值是什麼,並藉由為了目標而做出具體的行動。

我們所做的就是不斷的完善我們的核心與初衷,確保傳達的意義與價值與最初相符。然而,能夠理解的人,往往只屬於能從日常的待辦事項中跳脫,能用更大格局的角度來看待事情的意義與價值,並放眼長遠的方向。也許有人會覺得抽象的事物太虛幻,但往往厲害的人與普通人之間的差別就在於是否能把概念化的事項轉變成具體的行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